2012申论考试技巧
2012申论考试技巧1
一、阅读理解给定资料不细、不深、不透 很多考生习惯 于按照热点分类,背诵相关 的措施套路,粗枝大叶地 看一下资料,就想当 然地确定了申论的主旨 与自己押到的热点相关,于是就抛开 材料自说自话,结果是答非所问,离题万里。
从具体阅卷得 到的信息看,不少考生的失 误就在于对给定材料舍不得花时间,舍不得用脑力,匆匆扫描,浮光掠影而过,重要的字、词、句都没有弄清,就急于下笔。
考生必须明白,阅读理解是答 好申论的基础性、关键性环节,必须认真对待,要知道“磨刀不 误砍柴功”,打好了基础,抓住了关键,再回答问题就会 水到渠成,势如破竹,就会八九不 离十,不至于失大分。
二、角色定位不准,造成“大跑题” 申论大作文得 分普遍偏低,首要原因是“娃娃脸,学生腔”,甚至有个别 考生在书写大作文的过程 把满腔的“愤青”思想“一吐为快”,答题时角色 定位不准自然会导致考 生在写大作文的过程中不能很好 地分析材料,进而把握不准 材料的主旨和精神,以及不能客观承认问题、辩证分析 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自然最终完成的大 作文内容与命题者 的要求相差甚大。
三、时间因素导致大作文写作结构不完整 虽然国考申论作答时间由 原来的150分钟延长到现在 的180分钟,但是时间对于大多数考 生来说依然是“捉襟见肘”的。许多 考生在前面的客观题 部分花费了过多的时 间,致使在作答 大作文时,没有充分的时间审查 材料,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构思文章框 架和内容,甚至出现时间紧急难以把一篇文 章完整呈现出来的情况,即结构不完整。当这样的情况 出现的时候,大作文难以在 申论 中为总成绩添光添彩。为此,华图教育 专家建议考生要合理分 配好自己的时间,对于阅读注意事项 和审题环节可以花费 5分钟左右时间,阅读材料花费35分钟左右,客观题的完成 花费60分钟,大作文写作最少 要花费80分钟,这样的时间 分配既能保证客观题的 作答充分,也能保 证大作文写作能有充分时间。
四、题目或关键部分出现错别字或逻辑矛盾 阅卷人在阅卷过 程中由于要求有一定的阅 卷速度,故而对于大作文 的审查和阅卷更注重于关注这 篇作文中的题目和关 键部分,所谓的关键部分 指的是开头(提出总论点)、各分论点及 结尾部分,如果考生 的题目中就出现了错 别字或逻辑矛盾,结果不言 而喻。题目和关键部分 有错别字,说明考生不细心,态度有问题;如果出 现逻辑矛盾,则说明考生的逻 辑思维不清晰,甚至可能定性 为逻辑思维有问题。题目和关键部分 作为整篇大作文的核心部分,一旦出现较大 错误,必然会使这篇文字 沦为“四类文”,最终得 一个“考生辛苦了”的分数;所以考 生写题目和 关键部分时千万要注意错别字和逻辑 矛盾的出现,否则想改都难,因为有修改也 会影响成绩。
五、卷面干净,整齐问题 考生经常问 有什么较好的方法能够直接让自己 的申论分数提高?华图教育专家认为最 直接且有效的方法是把字练 得工整美观些,这样能够让分数直接 提高3-5分。当然在阅卷过程中没有因 为字迹不好看而扣分的规定,但如果卷 面不整齐、不干净、不清楚,阅卷老师可酌情扣卷面分,然后用烦躁的心 态略读考生所写的 文章内容,给一个“不至于出事故”的低分。也许考生的 答题内容一模一样,但就是因为卷面给阅卷人 的印象不一样,分数差距能达 到10分。字迹不是一天两 天就能提高的,但卷面 齐、干净、清楚可以控制,这样阅卷老师才能静下 心来阅读考生所写的内容。所以考生一定 要保持卷面的整洁,坚持考前每天 多练习写字。
申论是公务员考试的两 大科目之一,它测查的是考 生机关工作的能力,特别是大作 文的写作,彰显的是考生的 文字表达能力,这也是广大考生进入机关单 位工作后非常需要具备 的基础能力。故而,练好大作文写作,不仅是为了应 对好考试,更重要的是让 自己以后的机关工作 游刃有余。
2012申论考试技巧2
很多考生对申论考试一直很头疼,不知如何下手,从历年申论分数也能看出在申论这部分很多考生成绩很不理想,其实申论考试也有内在的规律可循的,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取得好成绩是可以做到的,下面对申论考试的规律做个总结,以便考生复习。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者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根据大纲我们可以认知申论考试的本质特点是依据给定资料作答。就这种命题样式而言,可以认为申论考试本质上是一种“提供材料的作文考试”。给定材料为作答的观点依据,也是材料之源。紧扣材料作答是考生必须牢牢把握的第一原则。在此意义上,掌握申论题材的规律对于考试平时积累素材具有指导性。总体而言,申论具有技术性、普遍性、时效性、非敏感性的特点,这是各级考试所共同遵循的规律。
1.技术性
技术性指的是申论考试的材料不会是空洞的话题,会是某个具体问题,能让考生言之有物,对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之道。这就体现了一种技术性。例如广东申论考察的是地铁塌陷问题,围绕“地铁施工如何避免地陷事故”主题给出相关资料,体现了申论试题命制偏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专业性、技术性。
申论中的技术性并不是要求考生具有十分深入的专业知识,因此考生们不必担心自己知识储备不够,这里的技术性更侧重一种分析和制策能力,而不是专业素养。
2.普遍性
申论题材反映的是全国各地、各领域、各行业、各层级普遍存在的问题,蕴含的对策思路是全国要共同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例如20xx年国考以怒江水电开发为题材,主题是科学发展;20xx年浙江省考以应对金融危机为题材,主题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20xx年北京市考以提高公民素质为主题,领导经济建设、应对金融危机和加强公民文明素质建设是全国各级各地政府普遍面临的宏观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道德建设与依法管理相结合,是政府处理上述问题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这些都是全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说省考会结合当地具体实际,那么国考当然更偏重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普遍性是为了保证材料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尽可能多的考生,让众多考生都有话可说。
3.时效性
申论命题在选题的时间范围上,突出当前热点;在当前一个时期的热点中突出当年热点,在当年热点中突出最热热点,这些热点问题与政府的施政重点通常表现为一定程度的重合。例如“史上最牛钉子户”等话题显示出征地拆迁问题突出,当年国考主题为“土地是关系到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命脉”;浙江省申论主题为当前政府关注的首要问题——应对金融危机,加快经济转型。
在保持时效性的同时,申论命题也会表现出“反规律”性,即回避过于热门、社会关注过于集中的话题,增加命题的不可预测性,以免被应考者押中题目。例如国考就回避了公众普遍关注的抗御自然灾害、保证食品安全、处理群体事件等问题,而选择了相对为人所忽略但又有一定时效性的应对金融危机和粮食危机问题。
4.非敏感性
申论题材不可能是高度敏感性话题,如涉及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族、宗教、人权、外交、国防、腐败、刑事案件等问题。也就是说:一是不会涉及层次过高的问题,二是不会涉及关系过于复杂的问题,三是不会涉及争议性过强、国家和地方政府尚无定论的问题。因此,不必过多地关注敏感性、争议性话题,应把备考的主要精力放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一个具体领域如民生、经济、文化、教育、环保方面,放在一省一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对于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等相对敏感的问题,要有所积累和研究,但要侧重技术层面,以就事论事的态度设想如何妥善解决问题,而不要陷入到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官员素质等方面的争论中去。例如,国考以《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公务员考试信息网对此次北京公考申论进行分析:
交通成主题:
兰州老人斑马线砸车、杭州醉酒驾车撞人事件……“北京交通”成为昨日本市公务员社考的申论主题。据统计,3.8万余社会人员参加了昨日的考试,与以往考试相比,他们无一例外测试完体温才能进入考场。
考录比22:1
昨天8点刚过,记者在北京服装学院考点看到不少考生早已赶到。学校大门口体温检测仪“把门儿”,考生进门无一例外要先过体温关。据悉,所有考场皆设置体温检测环节,超出正常体温者将不予入门。考生们因为有过工作的历练,神情上比应届毕业生来得轻松,好多人都调侃起天气来,“说是要降温、下雨、刮风,结果是个大晴天,是个好兆头。”据统计,昨天全市约有3.8万余考生参加考试,较之上次多出约8000人,考录比22:1,甚至超出考录比15:1的上半年应届毕业生“专场”。
成绩计算方法:
据悉,此次公共科目笔试的总成绩(折合成百分制)将占到最终成绩的50%,之后进行的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共占50%,取代了之前仅以面试成绩确定录用结果的做法。因为不允许提前交卷,上午11点,众考生从考场涌出。多数人认为考题不太难。
考题分析:国庆60周年成为考题内容
行政测试题紧贴时政:
这次考试“日本首相是谁”的题目对应了上半年考试中的“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是第几任黑人总统”的问题。而上半年“重出江湖”的九宫方格题此次依然让不少考生头疼。行政测试题紧贴时政,次贷危机、国庆60周年等内容均有所体现。几道涉及宇宙尘埃、太阳能核聚变、氢原子如何变成氦原子等科技说明文,让众考生费了相当长时间。
申论关注北京交通:
下午申论题锁定了“北京交通”,倒是没出热点问题的框框,给出了兰州老人斑马线砸车、杭州醉酒驾车撞人、实行单双号以及倡导购买环保汽车、轨道交通飞速发展等10多份材料,要求考生分析为何酒后驾车屡禁不止、绿色出行在已有基础上再如何推广、如何保障交通安全、如何解决市民存取自行车不方便等问题。不少考生从中国酒文化开始谈起,较之上半年的“国民素质”申论考题,倒是具体了不少。
与往年相比,此次申论考试紧扣社会热点,难度适中、题型常规。现将结合材料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材料梳理
本次申论考试共给出15个小材料,每段材料反映的具体内容如下:
材料1:交通事故多,斑马线上事故频发,但有人认为可以拿钱了事。
材料2:酒后驾驶多,并成为交通事故主要诱因。
材料3:兰州老人怒砸闯红灯违章车,引网民热议。
材料4:电子监控设备质量不高,出现驾驶员请人代扣分现象。
材料5:《道路交通安全法
材料6:行人违规穿越马路,甚至与交警发生冲突。
材料7:北京开展广泛宣传交通教育,倡导绿色出行。
材料8:对比发达国家关于酒驾处罚的法律法规,指出我国相应处罚轻。
材料9:杜绝酒后驾车,提倡根除酒文化。
材料10:我国缺乏相应地标准保护和先进技术保护行人安全。
材料11:交通信息化建设。
材料12:政府通过税收优惠,鼓励新能源绿色汽车。
材料13:构建非机动车辆行驶网络、规划步行走廊。
材料14、提倡绿色出行方式,北京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材料15、自行车、步行难。
二、问题解析
第一题:根据给定材料,概括造成酒后驾车屡禁不止的原因,不超过200字。(25分)
该题是一道概括题,并且是针对特定事实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目前我过酒后驾车的现象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驾驶者交通规范意识不足,法律观念淡薄,对酒后驾车的严重后果没有清醒认识;
2.电子摄像头无法清晰辨别驾驶者,造成"扣分制"形同虚设;
3.处罚力度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较小,对"酒后"的酒精含量判定标准较松,且没有将酒后驾车归进刑事犯罪范畴;
4.不良酒文化的影响造成逢宴必酒、强迫劝酒现象严重,使很多驾驶员被动醉驾;
5.未建立长效的查处机制,查处仍有阶段性、集中性、运动型等特点,容易培养驾驶员的侥幸心理。
第二题:就“政府在大力倡导绿色出行方式方面应进一步做好哪些工作”,提出建议。不超过300字。(25分)
该题是一道常规对策题。答案:目前政府正大力倡导人民绿色出行,具体措施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宣传力度,号召民众积极参与,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绿色出行的队伍中来;
2.用政府补贴、减排减税、油价调节等经济杠杆鼓励汽车产业推出更多的新能源汽车,鼓励更多的消费者购买节能减排的小排量汽车;
3.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设施,特别是运量大、能耗低的轨道交通,构建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骨架,发展交通信息化建设;
4.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一些不合理的交通规则,恢复自行车和行人的出行空间,在人流量集中的路段增设自行车存放点,增加行人过马路时的绿灯通行时间;
5.构建专门的非机动车行驶网络。
第三题:指出有关酒后驾车的材料中哪个观点是不对的,为什么? 10分,不超过200字。
该题是一道分析题。答案:
为杜绝酒后驾车,必须彻底根除酒文化的观点错误。首先,酒文化本是中国传统文化,因不正确引导致使出现劝酒拼酒文化,因此应辩证地看待酒文化,根除酒文化不具有可行性;其次,引导正确的饮酒文化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酒后驾车,但主要还是应从司机本人、法律法规、政府等方面入手。人是解决问题的内因,因从司机应端正认识,意识到酒后驾驶的危险性和违法性;同时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惩罚力度和执行力度;其次宣传正确的饮酒文化,鼓励司机、同乘人共同抵制酒后驾车。
第四题:结合给定材料,就你认为减少交通事故的最重要因素为话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撰写一篇议论文。40分,不少于800字。
解析:本文明确考生写一篇议论文,论点是减少交通事故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考生必须有明确的论点。论点可以是“减少交通事故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或者是“加强执法是减少交通事故的最重要因素”。行文方面,首先,考生需明确论点并说明原因;其次考生要论证提出该论点有哪些原因和意义。最后要再次呼应主题。
2012申论考试技巧3
说起申论材料,不禁让人想起朱熹《观书有感》中的两句经典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文思泉涌,申论材料就是那源源不断的活水。如果你想参加公务员考试,不了解材料的重要性那考试只是徒劳,如果你自认为功底牢靠,对材料一扫而过,那只能说你自负。为什么经常有考生申论怎么考都能得到高分,不是因为他多么的有经验,多么会编故事,是因为他掌握了申论的第一大要义,材料是根本的思维,懂得如何加工提炼材料。当然,加工材料也不是听起来那么简单,同样都知道答案来源于材料,但怎样做才能够直接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找到阅卷人所要的答案呢,在此将加工材料的两点绝招与大家分享。
众所周知,申论材料长,而且不是一般的长,8000左右的字数光看一遍,如果没有好的阅读基础都要费上好长一段时间,更别提加工材料了,所以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需要精细加工的,一般来看加工材料基本分为粗加工和细加工两种。这就像加工零件一样,一块没有形状的铜铁,需要加工师傅将其现简单塑形,粗加工成模型,在进行细加工校对。而考生对于材料只是需要掌握哪些内容需要精加工,哪些需要粗加工即可。
申论材料的粗加工会帮助考生省下很长一段时间进行其他部分的阅读,但是如果确定的不好也有可能造成采分点的遗漏,所以,什么样的材料可以粗加工考生一定要记牢,并且要区分是粗加工,切不可直接省略不看。一般来讲,申论材料可以按照性质的不同分为理论性材料和非理论性材料;也可以按照内容划分为数据图表,事例案例,专家观点,相关做法,国家政策,干扰过渡型材料等等。对于这些材料我们往往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对待。
一、按照材料性质不同粗细加工
1.有理论性材料时,非理论性材料粗加工。道理很简单,因为往往理论性材料可以作为总扩性的论点支撑,而非理论性材料往往是论据的主要构成,因此,非理论性的材料便可以粗加工来进行补充和验证。
2.无理论性材料时,非理论性材料细加工。同样,随着考试方式的多变,申论材料的组成也逐渐趋向于案例化,有很多申论材料中理论性的材料很少,而案例材料即非理论性材料却逐年增多,这时非理论性材料就是答案的集中点,需要简单分析,所以对于这类材料要进行细致加工。
二、按照材料内容不同粗细加工
1.数据图表前后看。数据图表是的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类材料,往往申论试卷中都会出现这类材料,因为数据图表是非常好的例证方法,而恰恰因为这一点,数据图表的作用也就凸显出来,即作为例证支撑,所以数据图表前后一般会有论点出现,这时就需要考生仔细阅读其前后的有效信息提炼加工,而数据图表本身选择略读。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数据非常简单,也不乏有让考生提炼加工的可能,需要考生灵活对待。总之,数据图表越复杂越复杂价值越小。
2.事例案例“挑”着看。事例案例也是一类典型的论据材料,但是它和数据型材料有所区别的是这类材料往往需要我们进行筛选阅读,而并非不读。因为事例案例中会出现 一些人物的观点和做法,需要分析加工。但同时由于事例型材料简单易懂,并且比较有趣,很多考生会在上面花费很多精力阅读,甚至干扰对政策理论材料的理解,所以这里提醒考生,这类材料一定挑着看,能够冷眼旁观,客观对待。
3.干扰过渡“学”着看。申论材料冗长复杂,是因为出题人放了很多干扰型的材料在其中,这类材料往往是对不相关背景的描述,或充当文章的一些成分。阅读材料时对于干扰过渡型的材料一定要懂得学着看,因为这类材料往往没什么实际价值,只会对寻找答案产生干扰,考生要具备将其区分开了的能力,同时,这类材料也不乏是作文写作的素材,可以整理借鉴作为己用。
4.专家观点“辩证”看。相对于上面所述的粗加工,申论材料更重视的肯定是精细加工,而精细加工中尤为精细的当属专家观点类材料,这类材料可以高深难懂,亦可以言之无物,但又经常作为分析题出现需要考生辨析,这就需要理解观点的同时找准立场,分析证明。通常情况下申论中对待专家学者的观点最常考的便是辩证分析,所以当遇到此类材料时,加工提炼的同时要懂得辩证看待。
5.相关做法“仔细”看。对策是申论离不开的话题,无论答哪一类型题时刻想告诉阅卷人的都应该是本人具备一定的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能够找到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而这些措施一部分需要考生结合材料和经验自行发挥,另外一部分则来源于材料本身,这时不得不注意的便是相关做法这类材料,往往在这类材料中对于一些微观做法都做出了详细的描述,只要考生认真勾画,相信很容易找出。
6.国家政策“理解”看。申论经常强调的一点便是理论基础,也有很多考生会在复习阶段大量的去积累一些政策法规,虽然这种积累见效并不快,但绝对也是有些用处的,起码都够帮助考生理解申论中政策观点材料。申论考试是国家选拔公职人员的有效途径,自然申论试卷中会出现一些晦涩难懂的政策理论,但是这些内容绝不是无用的,如果能够理解好这类材料对于掌握整篇申论材料的本质,即文章主题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也就能够让考生宏观把控材料,在作文写作这一部分也便更能够得心应手,因此这类材料需要考生重视,并充分积累帮助理解。
当然,申论加工并不是说的那么简单,还需要考生学习即系加工的一些勾画标记方法,掌握一定的阅读量和阅读速度。总之公务员考试不易,申论考试更不易,但要想改变命运,又怎么可以容易呢?毕竟俗语有云:“得申论者得天下”,既然有大好江山在向我们招手,这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第一步:利用五天时间把全书内容看一遍,对考试所涉及的内容范围有所了解。
第二步:根据环球网校的培训老师讲课资料进行详细复习。以授课资料作题纲,以书本作为题纲的详细解释,把握每一章节的内容。同时比较时勘老师的着作与培训教程的异同,并把解释与说明相同部分列出来,不同部分作为亦列出来,并作为重点记忆对象。这一步花的时间较长,大概要12-15天。
第三步:以环球网校编写的练习册为重点复习。首先,按每章做习题,做完每章习题后。再温习一次该章书本内容(两本书:时勘着与培训教程),然后看一遍习题找出认为错的地方。最后把每一道题的答案从书本中查找出来,并在习题册中写上正确的答案,作出详细说明。每一章重复上述过程。这一步完成后,考试内容已把握了七至八成。但花时间亦较多,我用的时间是18天。
第四步:结合串讲的内容,以重点进进行复习。
重点一:以串讲的内容作为重点,在串讲中不用划书,串讲老师直接讲述的案例或例子作为重点中的重点。
重点二:同时分析每一章节找出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自己认为的重点一是习题册中出现而培训教程的上下册没有答案,在时勘着的书可找到答案的章节及相关内容作为重点,二是第二步所讲的重点。
第五步:近考试的10天左右,是以习题册为复习对象,因为每一题都有答案及说明,可以加深自己的记忆。同时参考前两三次的考试内容与结合串讲的内容进行猜测技能科出题的方向,例如:劳动关系管理这一章中出改错题或简答的机会较大,前两次出了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有关程序方面的改错,可猜测3.27的考试可能会在争议调解方面出改错或简答。结果猜测是正确的。
我能通过主要是以书本为主,多温书、多记忆,以习题册、讲课内容及串讲内容为复习的指导方向,只要时老师仍时命题组的人或是他的学生,时勘老师的书一定是技能科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