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扩大就业构建和谐地区的工作报告

时间:2022-06-24 14:56:27 工作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积极扩大就业构建和谐地区的工作报告

  一、就业:乃民生之本和谐之基

积极扩大就业构建和谐地区的工作报告

  人之生存,衣、食、住、行无不靠经济来支撑,而就业又是人们获得经济来源的主要方式,也是人们获得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本途径。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实在在地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帮助他们尽快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使他们的生活、医疗、养老得到基本保障。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为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就业岗位,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南充这样一个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而经济又欠发达的地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始终是必须长期面对的重大民生问题,更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南充”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扩大就业摆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落实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通过开展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2003年以来,全市帮助16.4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比2003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为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对推动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离构建和谐南充的距离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攻坚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加速期,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形成叠加,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因此,就业矛盾仍很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调查,今年全市需要就业再就业的人数达9.8万人,而提供的就业岗位仅有3.7万个,社会需要就业的人数远远超过社会所能提供的岗位数。我市的就业困难群体队伍也十分庞大,目前全市尚有“4050”等就业困难对象2.7万人,他们由于长期下岗失业,生活十分困难。另外,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复员退伍军人就业问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问题也凸现出来。这些问题处理不好,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我市和谐稳定。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构建和谐南充的重要措施,已列入今年市委、市政府“十大惠民行动”之一,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构建和谐南充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三、构建和谐南充:就业工作尚需加大力度创新举措

  加快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经济发展是扩大就业的根本途径。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同扩大就业的关系,在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要大力发展就业增长弹性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落实鼓励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其加快发展,努力扩大就业容量。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我市投资兴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要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挖掘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渠道。同时,要把灵活就业作为增加就业岗位的一条重要途径,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形式实现就业。要推广劳务派遣、社区组织就业等模式,使更多的人走上就业岗位。

  落实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促进就业的效应。一要落实好税费减免政策。继续加大落实税费减免扶持政策的力度,支持企业招用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鼓励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二要攻克政策落实的难点。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在我市落实得较差,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工作规律,扩大贷款覆盖范围。要按照新政策的要求,加快推进建立信用社区、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的联动机制,力争在扩大贷款规模上有新的突破。三要全面落实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公益性岗位和技能鉴定等5项补贴政策。要加大对就业资金的使用力度,做到应补尽补,补足补够,将再就业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惠及下岗失业人员,以提高其就业积极性和就业稳定性。四要进一步加大就业资金投入。要按照市委确定的市级每年不低于200万元,县市区每年不低于50万元的标准,筹集就业资金,并形成制度性安排,确保资金落实到位。

  改善创业环境,全力推进创业促就业工作。以政策推动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已成为新时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一项重要任务,要把以创业促就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攻方向,努力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今年市劳动保障局、市就业局拟在全市实施“创业在南充”大型主题活动,滤布主要是通过培训促创业、政策促创业、资金促创业、服务促创业四大抓手,为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人员提供平台,培养更多的小老板,实现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的倍增效应。在具体工作中,重点应抓好四个关键环节:一是营造推动创业的良好环境。出台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劳动者敢于创业,支持劳动者能够创业,帮助劳动者成功创业,减少劳动者创业风险。二是加强创业培训。充分利用电化教学、电视远程教学等手段,大力推广SYB、SIYB创业培训模式,加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业型人才,提高创业能力。三是培育打造就业园区,使创业者工作有舞台。四是通过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增强其自身的内在发展能力。认真落实好促进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全面推广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场地安排、税费减免、跟踪服务“一条龙”服务的工作方法,用更好的服务保障为创业者铺就一条“绿色通道”,帮助其创业,促进其发展。

  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要继续组织实施好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和“零就业”家庭解困行动,突出抓好“4050”人员、享受“低保”且失业一年以上的人员、“零就业”家庭和残疾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对象的就业再就业工作。要摸清就业困难对象的相关情况,逐一登记造册,实行“一人一卡”和“一户一档”,通过深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结对帮扶”等其他专项援助活动,并采取托底安置、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现有“零就业”家庭在年底前至少有1人就业。

  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者的职业素质日益成为决定其能否就业和稳定就业的重要因素。要把加强劳动者能力建设、强化职业培训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进行部署和落实。紧紧抓住职业培训这个“牛鼻子”,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大规模培训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推动劳动者就业能力的全面提高。要充分发挥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和各类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积极性,引导各类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定向培训和订单式培训。要鼓励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突出能力训练,打造技能就业品牌。积极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挥资格证书对劳动者就业和成长的导向作用,促使劳动者凭技能实现就业,凭技能稳定就业。

  强化就业服务,为扩大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就业再就业工作涉及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面对企业,面对职工,面对百姓,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关部门特别是劳动就业部门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就业服务。一是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办实事,求实效,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就业问题。二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各级就业服务机构要继续按照“优质文明服务窗口”要求,全面推行“零收费”、“零距离”服务,为求职人员提供失业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一条龙”服务,为用工单位提供“一次性告知”、“一套手续办结”的人才聘用服务。同时大力开展 “一走五送”活动,将岗位、政策、培训等信息送到企业、社区和下岗失业人员家中。三是加强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压滤机滤布要加大对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投入,加快推进就业服务信息化,逐步建成市到县,县到街道和重点社区互通互联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发布系统,畅通信息发布渠道,确保信息对称,为求职者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统筹城乡就业,探索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在重点做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同时,要统筹做好新成长劳动力、大学生、复员转业退役士兵、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各类群体的就业工作。要把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总体规划,对失业的高校毕业生,要进行失业登记,组织其参加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帮助其实现就业。要进一步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重点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保障农民工劳动安全,搞好农民工技能培训,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并加快构建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积极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办法,促进农村劳动者平等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

【积极扩大就业构建和谐地区的工作报告】相关文章:

关注大学生就业:构建有效机制,促进和谐就业07-20

访谈:扩大就业 促进创业06-02

创业带动就业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06-08

构建和谐校园征文07-27

构建和谐班集体初探05-07

如何构建和谐的班集体03-08

一人公司可扩大就业05-03

天水市积极支持张家川民族地区促进就业创业05-14

武汉地区总体就业指数07-31

依法禁毒,构建和谐标语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