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广播稿

时间:2022-07-06 10:47:34 广播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民族文化广播稿范文

  引导语: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民族文化广播稿范文,欢迎阅读!

民族文化广播稿范文

  民族文化广播稿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中午好,我是六一班的广播员。

  今天中午我要讲得是“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一起来欣赏一首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⑵,春风送暖入屠苏⑶。

  千门万户曈曈日⑷,总把新桃换旧符⑸。

  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

  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

  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这首诗描写出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

  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

  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

  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

  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

  民族文化广播稿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古人描绘的美好生活,,仙鹤长鸣,神鹿奔跃,日月轮回,世代不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

  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价值观,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传统社会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从亲缘关系开始,靠的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

  幼儿从小就感受到亲情的薰陶:

  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她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她作为文化的基因,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和自己的后代。

  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 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

  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

  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

  历史没有止步,创新就不应该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会终结。

  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

  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

  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建设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正是这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林则徐、谭嗣同、瞿秋白、方志敏、鲁迅、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着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

  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汉唐气象,时代华章。

  与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种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扬。

  一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绚丽诗史,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出现。

  在我们宏伟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也是层出不穷的,在他们的身上真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社会公德,也张扬着浩然的民族正气和民族精神,这些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和民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有没有优秀的民族精神,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大事。

  因此,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把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

  汉族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

  只有不断弘扬和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并用它来哺育下一代,我们的民族振兴才会有希望。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中华子孙的美德,爱国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生动的诠释。

  而中华民族精神则是中国革命胜利和建设的精神动力,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伟大的中华之魂。

【民族文化广播稿】相关文章:

民族文化调研报告06-17

民族文化的变迁与保护探究06-11

民族文化建设调研报告08-08

民族文化手抄报图片07-04

民族舞蹈创作与民族文化的联系11-20

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特点及发展04-13

谈英汉习语与民族文化特征论文03-21

傣族民间舞蹈的民族文化特征12-12

民族文化对服饰文化的影响研究论文06-05

牧区学校布局调整对民族文化的影响论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