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网>主页 > 黑板报 > 中学黑板报 > 中学法制教育黑板报版面设计

中学法制教育黑板报版面设计

发布时间:2017-05-13来源:黑板报大全

  中学生法制教育黑板报内容:违法犯罪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的日趋严峻,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仅牵动众多家庭幸福,也事关社会稳定、民族兴衰。

  相关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年龄结构的重心降低、犯罪手段的暴力性加剧、犯罪类型增多(原暴力侵财型犯罪即抢劫罪为主,同时有常见罪名:如盗窃、故意伤害、寻衅滋事、强奸、故意杀人外,现增加了敲诈勒索、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绑架、聚众斗殴等)的趋势。不论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的严重还是前段时间出现的数起高校学子投毒、故意杀人等恶性案件,在反映出行为人法制意识淡薄的同时也折射了学校法制教育的缺失。

  学校法制教育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学阶段没有专门开设法制教育课程,学校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课程一般都融合在《品德与生活》(小学)、《思想品德》(初中)和《思想政治》(高中)课中,其中仅有部分涉及法制教育内容。大学阶段,高校对新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除了法学专业,其他专业很少再给学生开设有关法律课程。

  分析当前学校法制教育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教材内容单薄、单调。有调查表明,目前中小学校的法制教育内容仅限于思想品德课程或思想政治课程中含有的少量法律知识,小学和高中均无正式的法制教育教材,大学的法律基础课并入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后,法律基础的比例还不到全书的三分之一。学校法制教育的内容缺乏相应的教材指导,现有的内容也没有根据学生年龄、文化程度的不同特点来设置,不同学习阶段内容简单重复的情况明显。

  课时、师资没有保障。在时间上,小学、中学都没有安排法制教育的课时。即使课表上排有相关品德课课程,一般都被主课占用。最好的也只是在政治课上,用少量时间讲点法律知识。甚至于学生进入大学,谈对国家宪法的认识,要么回答“不知道”,要么背诵式回答“是根本大法”,再无多的了解,其他的法律知识更是知之甚少。这种现状,与培养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相去甚远。

  在师资方面,多由政治课教师讲授,法律专业水平相对有限,授课质量难以保证。有的学校聘请的兼职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虽然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但是教学却并非他们所长,同时受课程安排和时间、精力所限,往往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被忽视。一直以来,对于小学、初中、高中的工作成绩与社会声望基本上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学校好坏的评价标准,学校的工作基本就围绕这一标准运转,不少学校以“教学”代替“教育”,片面追求智育,忽视学生德育、体育及美育等的同步全面发展。这不仅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塑造合格社会公民目的相脱离,也制约了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给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潜藏了消极的因素。

  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学校作为个人进入社会的准备阶段和过渡场所,是仅次于家庭的最亲近环境,对未成年人道德倾向及行为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基地。根据“动力定型原理”,如果一个人在16岁之前能够接受适当和必要的道德与法制教育,则在其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就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道德素养,而且在动力定型形成后,可以大大节省人在习惯行为过程中脑力和体力上的消耗,减轻心理上的负担而提高功效。因此,在中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法律素养及行为规范的教育,对个体的成长大有裨益。

  从犯罪学角度看,在家庭教育日益社会化的今天,学校能否切实进行素质教育,着力于培养受教育者健全的人格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成败。在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构建的促进彼此信息资源交流的防治整体中,必须特别注意发挥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的优势,让其承担更多的社会功能。

  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完善对学校的评价机制。必须改变一直存在的对于小学、中学的工作成绩与社会声望的好坏基本上以升学率的高低作评价标准的状况。政府应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防治工作纳入到学校的中心工作中来,并将其作为评价学校工作成绩的一项重要指标。政府应大力宣扬学校开展对未成年人培养遵纪守法工作的深远意义,以获得社会对于这项工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确立科学的对学校工作的评价标准,可端正社会对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教育部门应加强中小学法制课程建设,要把法制教育课纳入各级教学大纲,安排专业水平较强的法律课教师岗位,规定具体的课时安排,更可尝试在升学考试中加入相关法律知识的内容。这对消除学校忽视法制教育给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带来的消极影响,促进学校落实对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从而发挥学校在违法犯罪防治工作应有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完善学校法制教育教材。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仍是主要形式,教材的内容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教育、司法等部门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结构编写出系统化、规范化的法制课教材,使个体从小学至大学的受教育过程中能循序渐进地了解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思维,树立法治理念。

  如在日本,学生从小学到大学要接受各种不同的法制教育,而且这种教育几乎与其他专业性是同等重要的。在小学期间,学习交通法规,学习在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卫生法规,以及上课时应遵守的教育法规。中学的社会课中,包含着公民权利义务、宪法等内容。在大学无论什么系和专业,都要学习涉及各种专业的法律课。

  我们在法制教育课程的设置上,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选择不同的法律知识安排教学内容。小学阶段要重点开展法律启蒙教育,让学生初步了解宪法、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了解未成年人权利的基本内容,具备自我保护的意识,初步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平等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初中阶段要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宪法的基本知识,了解法治的精神,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习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事、刑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法律知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内容,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提高依法保护合法权益的意识、能力。高中阶段要让学生形成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懂得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知道法律的功能、作用,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主要法律以及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批准的重要国际公约,并能结合实际,学会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与生活有关的法律问题;大学阶段则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树立法治理念,使学生了解现代法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原则、法律制度及民事、刑事、行政法律规范,进一步提高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探索有效的学校法制教育的方法。

  学校法制教育面对的主要是还未踏入社会的未成年人,要使法制教育收到成效,应避免单一的教育灌输方式,寻求创新。如完善与落实法制副校长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司法机关的合作。现在,有不少中小学校聘请当地公安、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担任法制副校长,指导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活动,他们的宣讲或信息来源于司法一线,生动鲜活,可增强法制教育的效果。再如增强法制教育的实践环节,结合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参观、旁听活动,在高中等阶段开展案例研讨,组织模拟法庭等,对调动学生学法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其自我探究、自我辨析,在丰富知识、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触动其内心,提升遵德守法的思想境界。

  当今中国,法治已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小学等在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有良好法律素质。所以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不仅应将其培养成道德人、知识人,还应培养其成为法律人。如何使孩子从小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思维、树立法治理念,成为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公民,有效发挥学校法制教育作用的工作显得尤为急迫。

更多相关文章:

1.中学五四青年节黑板报素材和版面

2.法制教育黑板报版面设计

3.法制教育黑板报图片大全

4.中学法制黑板报花边

5.小学法制教育黑板报内容

6.中学预防溺水黑板报设计

7.中学开学专题黑板报版面设计

8.健康黑板报版面设计图片

9.黑板报图片

栏目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