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八礼四仪是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未成年人中开展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江苏在全省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这在全国尚属首次。1700万未成年人,将在“八礼四仪”的学习和体验中,从小做一个文明有德之人。
推行
2014年2月,江苏省文明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和《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强调要突出抓好未成年人的“八礼四仪”。
江苏省教育厅将在2014年春季学期全面推开的基础上,在每个县市区选择小学、初中、高中各2所共600所作为重点,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进行深入探索。这一教育将纳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纳入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的重点内容。学生文明礼仪日常行为表现情况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优评奖的依据之一。
八礼内容
“八礼”主要包括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从生活细节入手,让未成年人易懂易学易做。
1、仪表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2、餐饮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3、言谈之礼:教育引导孩子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4、待人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5、行走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6、观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7、游览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8、仪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内容
“四仪”主要是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开展“八礼四仪”教育目的
在未成年人中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未成年人从小做起,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其目的就是通过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融入“爱、善、诚、勤、俭、美”六种理念和价值取向,更好地促进未成年人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仪表之礼
(一)、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二)、具体规范:
1.不染发,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
2.公共场合着装得体,不穿背心、拖鞋。
3.不佩戴项链、耳环(钉)、戒指等饰物。
4.坐时男生不跷二郎腿,女生并拢膝盖。
5.走路不勾肩搭背。
餐饮之礼
(一)、目标: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二)、具体规范:
1.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大声喧哗。
2.适量盛取食物,不剩饭、不剩菜。
3.就餐时保持餐桌、地面整洁。
4.在学校食堂用餐后,主动整理归放餐具。
言谈之礼
(一)、目标: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二)、具体规范:
1.与人交谈时目视对方,不东张西望。
2.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
3.不强迫别人回答不愿意说的问题。
4.讲话音量、语速适中,让别人听得清楚。
待人之礼
(一)、目标: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二)、具体规范:
1.客人来访,热情相待,出门迎送。
2.不在休息时间拜访他人、给别人打电话。
3.不对老师、同学的相貌和衣着评头论足。
4.不顶撞家长、老师。
5.给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
行走之礼
(一)、目标: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二)、具体规范:
1.步行走人行道,骑车走慢车道。
2.骑自行车进出校园大门要推行。
3.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让路。
4.不翻越交通隔离护栏。
5.不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吃东西。
6.热心为他人指路。
观赏之礼
(一)、目标: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二)、具体规范:
1.观看演出,尊重演员劳动,在合适时机鼓掌喝彩。
2.不爆粗口,不喝倒彩。
3.未经允许不随意拍照摄像。
4.观看时取下帽子,尽量降低身体重心,不影响后排观众观看。
5.无特殊情况不提前退场,确需退场,在演出节目间隙离开。
游览之礼
(一)、目标: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二)、具体规范:
1.吐痰和口香糖用纸巾包好丢入垃圾箱。
2.在景区长椅上不躺卧,不用物品占座。
3.排队等候留意1米线。
4.在不允许拍照的地方不拍照,在有关闭闪光灯标志的地方自觉关闭闪光灯。
仪式之礼
(一)、目标: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二)、具体规范:
1.参加青春仪式、入团仪式、毕业仪式等活动时,着装整洁,共青团员戴团徽。
2.重阳节问候家中老人,参加敬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