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安全成为学生的习惯
以学生为本:把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各个环节上 以预防为要:把公共安全行为根植于防范意识多重培养中 让安全成为学生的习惯 ——上海中小学率先开设《公共安全行为指南》课程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前提。
人的出生,宣告了"安全之旅"的开始。
安全,是世界性的课题。各国在发展过程中,说到底就是在不断解决安全的隐患,创造安全的环境中前行的。离开了安全,一切都变得没有可能。
而儿童安全,即中小学生的安全,是各国的重中之重,是人心所向,情之所系,行之所为。
上海历来重视中小学生的安全健康,持久而广泛的中小学安全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将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由宣传、活动层面纳入到课程层面,既体现了一以贯之的安全教育的主旨,也实现了层层推进的安全教育的与时俱进。
安全教育置于学生人人必学的知识、必会的技能、必备的素质的地位,公共安全行为置于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教材系列、课堂运作的架构,使安全教育成为学校的一门课程,成为学生的一种必读,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健康至上的概念。
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强调,《公共安全行为指南》的推出,不仅丰富和完善了中小学课程体系,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不仅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的习惯,也倡导学生健康、快乐生活的风尚,对学生身心、品质的健全更有特殊的意义。
敲警钟:儿童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儿童安全的世界性、普遍性、大众性,决定了受到人们关注的程度。在我们身边和生活中,儿童安全更是一个公众话题。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发布了《世界预防儿童伤害报告》。报告指出:每天全球有2000多名儿童死于非故意或故意伤害,世界各地有数以千计的受伤儿童就医。
每天,全球有720个孩子死于车祸,480个孩子死于溺水,260个孩子死于烫伤,130个孩子死于坠落,125个孩子死于中毒。在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发布的报告中,车祸、溺水、烫伤、坠落、中毒被列为威胁儿童生命安全的五大"杀手".夏季更是儿童伤害的高发期。
世卫组织在儿童伤害报告中指出:伤害的代价是巨大的。在发展中国家,仅仅道路交通伤害造成的损失就占据了每年GDP的1%-2%(约1000亿美元),这几乎是发展中国家接受的世界援助总和的两倍。报告同时指出:如果在世界各地采用已证明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每天至少可以挽救1000名儿童的生命。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曾发布的《儿童伤害预防倡导》显示,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儿童伤害死亡率从24.7/10万下降到17.6/10万,下降了28.5%,相当于拯救了近29000名儿童的生命。但是,伤害仍是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且0-14岁儿童伤害死亡占所有死亡的构成比例从2005年的22.7%上升到了2009年的28.8%.
《世界预防儿童伤害报告》指出,将近90%的儿童伤害发生在家里或住宅附近。全球儿童安全组织2012年的《让梦想高飞——中国儿童伤害预防倡导》调研报告显示,家中伤害发生最多,占44.5%;7~8月伤害病例较多,占全年伤害病例的19.4%;跌倒、坠落是最主要的伤害类型。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2012年全市儿童居家安全评估结果显示,儿童居家伤害的主要类型为跌倒、坠落,占82.6%,其次为烧烫伤,占8.7%,男孩的伤害发生率远高于女孩。
而据上海市青保办统计,2012年本市共有中小学生(含所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50.14万人,比2011年增加4.01万人。据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上报统计,全年共发生中小学生各类安全事故2468起,比上年增加608起,共伤亡学生2472,比上年增加607人。各类安全事故中,轻微伤和轻伤占97.7%,比上年上升1个百分点。校方责任事故占事故总数的2.3%,比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非正常死亡学生56人,比上年减少16人,其中在校园内非正常死亡9人,比上年增加3人;在社会和家庭中非正常死亡47人,比上年减少19人。死亡学生中因溺水身亡24人,比上年减少3人;交通事故死亡10人,比上年减少5人;自杀6人,比去年减少7人;因病猝死8人;坠亡3人;触电、一氧化碳中毒、被歹徒绑架后杀害、饮食时犯病窒息、爆炸身亡各1人。
因此,儿童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让安全成为学生的习惯也是重中之重的任务!
【YJBYS求职网小编为你推荐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