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爱林造林,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植树节快乐!
植树乱象惹困扰
我国自古便有植树爱绿的传统,清明时节插柳植树、“一树新栽益四邻,野夫如到旧山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古诗词彰显了古人热爱自然、天人合一的情操。
然而,围绕植树也出现了一些乱象。每年植树节前后,各地各部门都会开展大规模的植树运动,树木是栽下了,是死是活就很少有人管了。重植轻管,敷衍了事,形式主义导致年年栽绿不见绿。而一些部门为了营造植树气氛,不惜驱车百里,浩浩荡荡,其消耗的资源和排放的尾气大大超过植树的效益。同时,钢筋水泥的城市不断扩张,也蚕食着日益减少的绿地环境,到哪里去种树也成为不少人的困扰。
20年坚持为“绿色”捐款
张鑫今年45岁,是省会一家银行的普通职员。20年前,她刚工作不久,植树节来临前,单位发出为支持西部造林捐款的倡议。张鑫拿出5元钱,捐种了几棵树,打那以后,植树造林对她来说“成了分内的事儿。”
自此,一旦有植树机会,张鑫总是尽量参加,需要捐款种树,她也毫不犹豫,“我从网上找到了一家专门筹集民间绿化资金的网站——中国绿化基金会网,当了解到基金会的主要款项将用于义务植树、水土流失治理、土地沙化治理等方面,我就在每年植树节,通过邮局向基金会捐款,少则几百,多则两千。5元就能买到一棵沙棘树苗,想到如果每年都坚持捐一些,时间长了有可能会种出一片树林,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后来,由于个人身体原因,张鑫没办法使力,她只能继续通过捐款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绿色梦”。在张鑫的熏陶下,读初中的女儿也开始关注绿化,捐出了自己的压岁钱,跟着妈妈一起到小壁林捐款。“一个人种一棵树,没有立竿见影的成效,但如果每个人都种一棵树,并且精心呵护,那就能长成一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