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网>主页 > 黑板报 > 专题黑板报 > 迎接家长会黑板报

迎接家长会黑板报

发布时间:2017-01-30来源:黑板报大全

  父母如何引导青春期的孩子

  由于青春期孩子很明显的特点是孩子变得不愿和父母交流。对于孩子这种不愿交流的情况,如果父母放任不管的话,那么孩子很容易误入歧途,有的孩子甚至会因为一直得不到正确的指导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因此首先给大家说点沟通技巧,做父母的要努力打开孩子的心门,使青春期的孩子也能够和父母做深入的交流。我介绍一本书给大家,书名是《7-8年级改变孩子一生的关键》,是一些从事教育多年的老师们共同编著的。我在读的过程中,觉得很有收获,现在就和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些内容。

  1. 认真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开始,不要马上反驳孩子的观点,而是要接纳孩子的情绪,教会孩子控制情绪,合理的表达愤怒。很多时候,孩子向家长诉说,仅仅就是想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并不想要得到家长的帮助,所以在听孩子诉说的时候,家长不要想着要指点孩子。如果一定想给孩子提出建议或者帮助,要先征得孩子的同意。家长只要扮演一个耐心倾听的角色,孩子的心情就会平静下来,自己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选择合适的沟通场所和时机。古代父母对孩子有“七不责”。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 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 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4、饮食不责: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我自己对这一点就深有体会。 5、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立马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6、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7、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这七不责,是对所有父母的要求,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更要特别注意。

  3. 增加与孩子共同做事的机会。关注孩子正在关注的事情,做孩子的“粉丝”。比方说孩子喜欢周杰伦,喜欢漫画书,您不能一味排斥,而是也要去了解,去学习,这样才会和孩子有共同的话题,才能创造出交流沟通的机会。比如和孩子一起去书店选书,与孩子共同听歌,让孩子一起帮忙做家务等,找到一件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与他们一起做,重点放在活动上,一边活动、一边交谈,双方也不必相互看着对方。这种非面对面的谈话方式会让家长和孩子都感到轻松自在。家长与孩子的谈话内容,最好是根据孩子的个性和特点进行,多一些如何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等。

  4. 增加与孩子使用非语言沟通的频率。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宾有个著名的沟通公式:沟通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因此,正确的非语言沟通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孩子对父母说一些事情的时候,父母应该用专注的神情来面对孩子,放下手中的家务,给孩子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给孩子一个充满爱意的拥抱,或者亲切地拍拍孩子的肩膀,都会让孩子产生无穷的信心。

  5. 向孩子说说自己的心理话。做父母的都知道,养儿方知父母恩。人到中年,进入了人生中最忙碌的一段时期。家长不仅要了解孩子,也要让孩子了解自己。只有双方互相理解,才能更好的度过孩子的青春期和自己的更年期。家长向孩子说说心里话,要找好时机,不能不讲,也不能动不动就说。只有让孩子了解了家长的一片苦心,孩子才懂得家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好,才懂得好好与家长相处,才懂得去关心、疼爱家长。这对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很重要。如果到了这个时期,孩子还不懂得去理解、关心自己的父母,他长大后与他人相处就会成为问题,也会成为孩子成功路上的一大障碍。

  6. 与孩子的好朋友保持沟通。青春期的孩子很奇怪,心里有事情,宁愿讲给陌生人听,也不愿意讲给父母听。国外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12岁以前的孩子很愿意和父母交谈他们的想法,但之后却有明显的变化,尽管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一如既往,但孩子有了问题和想法,他们更多的会和朋友交谈。青春期的孩子是很注重朋友的,他们很愿意帮助朋友解决问题,尤其是当朋友把心事告诉他们之后,有时他们甚至会主动地帮朋友解决这些问题。父母和孩子的好朋友保持沟通,就会多一个了解孩子心理变化的渠道,为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打下基础。

栏目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