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实行公历纪年,把公历的一月一日定为“元且”,农历的元旦改称“阴历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将其法定为“春节”。下面就由YJBYS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春节的黑板报资料,欢迎参考借鉴!
2017春节的黑板报资料(1)
2017春节的黑板报资料(2)
2017春节的黑板报资料(3)
【春节资料】
我国农历把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始,故把这一天叫做“元旦”。“元旦”是合成词,拆开讲,“元”就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天亮或早晨。我国在发掘大汉口文化遗产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巅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日”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其意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南朝文史家肖子云在他的《介推》中,记有“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那时,就将旦做为一日的开始,引伸为一年的第一天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实行公历纪年,把公历的一月一日定为“元且”,农历的元旦改称“阴历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将其法定为“春节”。
河南民间叫春节为“年”或“年下”,过春节就是过年或过年下。
年,是时间单位。人类在漫长的蒙昧时期,过着“山中无日历,寒暑不知年”的生活,影响了农牧业生产。相传在商朝的时候,有个叫“万年”的青年,决心把节令定准。他通过测日影和漏水记时的方法,定准春分和秋分、夏至和冬至。例如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多,白昼的长短就会重复一次,最长的一夭是夏至,这时正午杆影最短。
当时的商朝第十四代天子祖乙,对节令定得不准也不满意。节令官阿衡不学无术,又不负责任,他将自己的过失推诱于人们得罪了天神。他说,要使节令准确,就要祭拜天神。天子信以为真,率百官祭神,并诏谕全国,设台祭天神。万年认为祭神是徒劳的,他带着自制的日暑仪和漏水器求见天子,并根据自己多年测定的结果,说明节令不准的道理,讲清日月运行的周期。天子觉得有理,下令在天坛前筑起日月阁、漏壶亭,让万年住在里面从事研究工作,又派十二名童子给万年服侍听用。
节令官阿衡妒嫉万年,于是,以重金收买了一名刺客,阴谋杀害万年。由于万年从早到晚都在辛勤工作,从不离开日月阁,加上日月阁周围守备森严,刺客一直找不到下手的机会。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刺客心急如焚,最后决定用箭来射死万年。当箭射中万年的胳膊时被童子发现,大声叫喊,卫士闻声赶来,将刺客捉住,扭送去见天子,被处极刑。阿衡也受到了惩罚。天子登上日月阁,看望受伤的万年,此时正值年轮交替,万年奏道:“现在夜交子时,旧岁已完,新春又始,望天子定个节名吧。”天子愉快地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万年终于把太阳历定准了。当他把太阳历献给天子时,已是满头白发,天子深为感动,就把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如今,人们把春节称为“年”,过年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这个故事的真实程度到底有多少无须考证,但它反映了人们早期的观象授时。事实上,我国远在史前就能制定节候了。《史记。历书》记载:颇项时设“火正”官,帝尧时又设立羲和之官以“明时正度”,指导农业生产,所以,“阴阳调,风雨节,茂气至,民无夭疫”。
这种以观测天象确定四时季节的方式叫“观象授时”。但是“年”的名称出现却比较晚。据《尔雅·释天》一书上说:夏代称年为“岁”,商代改岁为“祀”,周朝才称之为“年”。不过那时“年”是以建子—十一月初一为岁首。到了公元前一百零四年的汉武帝太初之年,才确定以“正月为岁首”。
在河南濮阳一带至今还流传着关于“年”的另一种传说:
据说,古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长着血盆大口,人们都叫‘它“年”。每到腊月三十,它便跑出来,挨村挨户地残害人畜。
在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一个村庄里去残食,正巧,有两个牛娃,往岗上甩鞭,啪啪地响,“年”不知是何物,吓得望风而逃。“年”又跑到一个村庄,见到一家门口晒着一件红衣裳,“年”吃惊不小,吓得又逃跑。“年”窜到另一个村去残食,从屋门缝里一望,那亮闪闪的灯光,刺得它头昏眼花,又吓得溜掉了,不敢进村。
后来,大家才知道“年”怕响,怕火,怕红,怕明,就想出许多对付“年”的方法。每当腊月三十晚上,家家户户放鞭炮,用红纸写“对联”,点上蜡烛照明,点燃大红草,还有敲锣打鼓惊吓“年”的。
果然,把“年”赶走了。人们欢天喜地,相互祝福。为了防备来年“年”再来袭击,每逢“年”来临时,人们总要穿上鲜红的衣服,敲着皮鼓,点燃大红草,燃放爆竹。以后相沿成俗,便成为每逢过年穿新衣、敲年鼓、点大红草、放鞭炮、相互拜年的风俗。
关于春节的由来,还有一种传说是:历史上黄帝曾跟蛋尤大战,黄帝在农历正月初一那一天战胜了蛋尤,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节日,以纪念黄帝的战绩。
以上关于“年”的传说仅与各种风俗习惯相关,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对于“年”的科学意义,古时早有论述。“年”起初读“稳”,古代的字书都把它放禾部,以寓谷禾丰捻之意。汉许慎《说文解字》
说:“年,谷熟也。从禾,千声。”《春秋经·宣公十六年》曰:“大有年。”《谷梁传》曰:“五谷大熟为有年。”从汉以前人们对年字的理解看,年与庄稼收获的周期有关。通常人们说的“好年景”、“好收成”就是对年的解释。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在远古过年是人们喜庆丰收的节日,利用新收获的粮食酿成酒,制作成各式各样的食品,在一起聚餐,以示庆贺,借此休息娱乐一番,调剂一下一年劳作的辛苦。农作物收获一次,便过一次年,就这么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西周时行周正,即以建子为岁首(周历的正月相当于夏历的十一月)。同时在幽国又行幽历,幽历的岁终是十月,即周历的十二月;幽历的岁首为一之日,即周历的正月,夏历的十一月。在《诗经·幽风。七月》中,就记载了西周时期新旧岁交替时的风俗活动。“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就是说:八月打下树上的枣,十月收获田里的稻,酿造出春酒祭神灵,为求当个“寿星老”。他们在新春到来之际,拿出用枣稻酿造的美味酵酒,祭祀神灵,以求长寿。“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兑献,万寿无疆”。为庆祝一年来的收获和新的一年的到来,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举杯对饮共同享用,抬着宰杀的羔羊,一起登上祭祀场,双手举起牛角杯,大家共祝万寿无疆。这场面是很热烈的。
尽管贫困的庶人在严寒的冬季采吃苦菜和臭椿叶,但是在新旧交替之际,这种庆祝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诗经·周颂·丰年》则记载了在酬神赛会上的另一番景象。
“丰年多黍多徐,亦有高糜。万亿及株,为酒为酸。熏界祖姚,以合百礼,降福孔皆。”粮食已经收入仓,年景丰收多黍稻,粮仓储粮堆得高,储粮以亿来计算。获得了大丰收,为了酬谢神明的保佑,祭祀列祖列宗,用新米做饭、新谷酿酒,求神降福,求列祖列宗保佑来年再获得丰收。这就是《丰收》中所说的“可把酒酸来酿造,礼酒祭献给先祖,合于百礼都周到,普降福禄甚嘉好”。
当然,此时庆丰收祭祖先神灵的活动,还不能算做严格意义上的节日,它并没有固定的日子,但一年一度,并在新旧两年交替的时候进行的基本规律已经有了。这便是年节的雏形。后来的年节风俗都是从这里萌芽,并逐步发展起来的。
年节基本上是形成于汉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数百年间,战乱不息,民不聊生。正如《汉书·主父堰传》所记载的:“男子疾耕不足粮晌,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死者相望。”这显然不能形成普天同庆、万家欢乐的风俗。到了汉代初年,休养生息,政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于是,年节风俗形成的条件也基本成熟了。
关于历法的确定前面我们已叙述一个传说,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历法的定型也是年节风俗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古代是以北斗星斗柄旋转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然而年的时间概念,却因时代的不同而异,各朝各代的皇帝为了表示“受命于天”,就要“改正朔,易服色”。汉武帝时命司马迁、落下阂等人改《颛顼历》而另作《太初历》,仍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并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后代对历法虽作过多次修订,但基本上是以《太初历》为蓝本的,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的。其间曾有帝王做过改变,但时间都很短。从汉到清两千余年一直沿用此历法,年节风俗活动也就一年一度以固定日子沿袭下来了。
《2017春节的黑板报资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