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人力资源网讯 HR实战管理,从员工开始准备;
措施一:对准员工进行集中管理
校园招聘的一个特点就是招聘对象集中,企业可以在一个地点对大量求职者进行筛选,最终录取的应届毕业生大多也集中在某个城市的几所高校。这就为准员工集中管理提供了许多便利。企业可以把准员工组织起来,集中进行管理。当然这种集中管理并不是把准员工集中在一起生活和学习,而是将他们按照某种方式组成一个组织,有一定的管理机构,定期将组织内的准员工召集在一起接触和交流,同时为公司掌握准员工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为准员工了解和熟悉企业提供平台和渠道。
例如,某国有企业按照公司制定的准员工管理办法,每年在签约结束后就按照高校所在的城区,将140名准员工组成4个班级,每一个班级选出班长和三名委员组成班委会。
班委会除了负责按照公司要求组织相关的业务、文化学习、文体活动外,还作为企业年度校园招聘小组与准员工之间信息上传下达的通道,定期传递公司方面的各种信息,增进公司同各位准员工之间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在符合条件的班级组建党、团组织,鼓励他们起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一系列措施,该企业的准员工之间形成了融洽的同事和朋友关系,企业也能够及时掌握每名准员工的思想动态和个人特长,在降低违约风险的同时,也更有效地完成了准员工与职位之间的调配工作。可以说,通过这几年新进员工的工作来看,前期的有效管理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
措施二:提供相关的培训
企业对准员工的培训主要应该集中在企业基本情况、文化和业务技能方面。通过合理的渠道向准员工发布工作的相关信息,就他们关心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并把企业的相关情况,如组织结构、经营现状与优势、未来发展与激励机制等如实地告诉他们。让他们在迅速、客观地了解企业的同时,尽快消除焦虑与担忧,做到心里有底,以此激发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而在向员工阐述企业愿景的同时,也阐明员工个人的发展空间,给员工在企业内部的职业生涯作出详细的规划,使员工能够确信他们有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创造和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并树立准员工的职业信心。
企业对准员工的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通过组织企业核心员工定期集中对准员工进行业务技能和知识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入职后工作的需要,减少顾虑和担忧,增强自信心;通过介绍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宣传企业文化和组织新老员工见面会,增强准员工对企业的了解,培养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通过集训或者布置团队任务,加强准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通过指导准员工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培养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提高他们学习的针对性。
措施三:提供实习机会
在日本,有很多企业就在宣扬“要通过实习,让学生了解本公司,进而更加深刻认识某一个行业”。给准员工提供实习的机会无疑是一个最有效的准员工管理措施。
企业在不影响准员工完成学业的前提下,组织他们来到即将工作的部门,充实到实际工作中,可以让他们了解和熟悉工作的流程及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在实习的过程中,准员工在了解业务的同时,还能熟悉公司的文化和经营状况,为日后融入企业新环境和个人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企业也会对准员工的各方面情况做出更深入全面的评价,对于那些能够胜任职位需求的准员工,可以在他们入职后,安排到相应的职位上;对于不能胜任职位需求的,企业可以考虑及时地进行职位变动和职位填补。企业通过实习期间对准员工的了解,还能够成为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的必要依据。入职后,针对不同新员工的特点,企业提供相应的入职培训,既减少了培训的成本,又提高了培训的效果。
由此可知,提供实习是加速准员工向新员工、向企业需要的能胜任工作的合格员工转化的有效助推器。
措施四:导师制管理
即使是再优秀的新员工,在刚刚步入企业时,也需要得到老员工的指导和帮助,否则,单单靠个人的摸索和尝试,新员工是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环境、胜任新工作的。
同时,作为企业里的管理者和老员工,有责任、也有义务对新员工提供工作和生活上的指导和帮助,新员工的绩效提升了,部门和企业的绩效才会提升。所以,对准员工提供导师制管理,无论是从企业角度、部门角度还是从员工角度来讲,都是有益处的。企业通过选择优秀的、有责任心的管理者作为准员工的导师,由他们对准员工进行入职前的引导工作。一方面,准员工得到了获取正规信息的通道,可以通过向导师咨询和请教来解除对新工作的困惑和担忧,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正确地学习和掌握与工作相关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另一方面,每一位准员工导师也都是由学生逐步转变成为企业人的,他们自身的职业化经历就是一部部优秀的教材,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准员工就会少走弯路,更快地步入职业化的轨道。在作为导师的过程中,企业的管理者通过加强与准员工的沟通和交流,对每一位准员工的情况有了大致全面地了解。在准员工入职后,企业管理者就能够根据对他们的了解,分配相应的职位和工作任务,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