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篇老文章很火阿,刷爆了小编的微信圈,原作者不详,也许你也看过,但忍不住还是继续分享出来,因为我看到这文章是有痛点的,咱自己先不能犯这种错误。这篇小文对于职场新人乃至一些有可能有危险成为职场老油条的人来说,可谓苦口良药,文中谈到的人咱们也不少见,拿多少钱做多少事,最后永远做不了多少事。一个人连3000块的工作都做不好,做得不令人满意,永远也无法让人相信他能做好5000块的事情。朋友们,乘年轻,对自己再狠一点吧!
电视剧《蜗居》火过一段时间,很多人关注的是其中工薪阶层买房子的话题,却很少有人会去问,作为名牌大学毕业生,女主角海萍工作了七八年、年过30了,在平均工资水平高居的大上海,还在加班加点、颤颤巍巍地挣那朝不保夕的3500块月薪,最后连个好房子都租不起。把自己置于这样的尴尬境地,除了房价飞涨的因素,她自己的从业态度难道不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在公司招聘的时候,我们看到过很多类似海萍这样眼高手低,对自己的职业没有明确目标和规划的人。甚至在各公司,我们也经常能遇到海萍这样不珍惜工作机会、消极混日子的人。他们一边不甘于低廉的报酬,一边又不愿意承担更艰巨的任务和责任,另一方面还会不由自住地和同学、同龄人攀比薪酬、升职、车子和房子。既不安居也不乐业,整个人显得浮躁,难以被老板委以重任,从而封死了自己上升的空间。
也有不少职场新人甚至抱着海萍的妹妹海藻一样的理想走入职场,幻想着“每月一万,包吃包住,上班两天,休息28天,年底双薪”,然后拿着2000块的月薪在办公室里上QQ、泡开心网。光看见老板风光,没看见过老板挨打,其实多少坐上老板位置的人,当年也是从3000块钱挣起的,在无数次的挣扎中耐住了考验。
拿着3000块,只干800块钱的活,心中还惦记着月薪1万,要想实现这样的职业目标,只能学海藻去做小三。在现实职场里,这种人其实经常会连3000块的工作都保不住,更别提能得到更好的机会了。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人抱怨说:“才给3000块,不值得我拿出5000块的才干去表现,等你给我5000块的时候,我自然会上心。” 可是3000块的活你都干不好,又凭什么让人相信你有着5000块的实力呢?所谓人在做,天在看,你在3000块岗位上的努力总会被欣赏你的老板看在眼里,只要人家有适合你的岗位空缺出来,都会首先来邀请你。
能不能尽快挣到1万,不在于资历熬到就水到渠成,而在于你在挣3000的时候,有没有表现出值1万的职业风范。如果只是原地踏步熬日子,等你靠磨洋工熬到目标的时候,挣到手的1万可能已经不值当初的1万。
曾经认识两个IT工程师,同时进的公司,一个人觉得该公司给的待遇一般,才6000多,不值得他加班加点地卖命,于是每天上班准点来,下班准点走,凡是公司内部的IT维护需求他就打官腔走流程,让人家网上先填表申报,系统认可后转到他这里再去给人家修护,不管人家的问题是不是紧急、会不会影响到公司业务,反正他就是公事公办,谁也找不出他毛病却也没人说他好,于是他一口气做了十年的IT工程师,期间换过几间公司,薪酬虽然通货膨胀也过了万,却称不上实质性的飞跃,因为他的职务到现在还只是IT工程师,工作职能多少年都没有什么大变化,因为没有公司愿意为这样一个标准化的职位多花高于市场价一分钱。
而另一个工程师就不一样,他会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维护的顺序,凡是会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的网络问题,他都会第一时间去维修,并且一边维修,一边让对方尽快申报走流程,维修的时候,还会顺便了解下那个部门的业务和IT支持需求,在每周的IT支持报告里都会更新自己的内部服务方案。作为维修后跟踪,他还会申请定期参加各部门的例会,了解人家的业务动向,还时不时地在人家的会议上汇报自己近期的IT支持工作,每次IT部的工作反馈调查中,他都能得到最高的评分。
后来客户服务部欣赏他的服务意识,邀请他转岗去做客服工程师,实现了他第一次转型,增加了他的客户服务经验;后来因为他在那个岗位上的出色表现,又获得了转去公司大客户部做高级客户经理的机会,后来短短8年间,他就辗转做到了该公司在华某事业部的总经理,薪酬现在应该是他那位IT工程师同事的8倍了。
所以我要说,即使你现在只挣3000,也要马上拿出1万的范儿来,表现出让人侧目的职业态度,努力去了解挣1万的人都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然后时刻参照他们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并在关键时刻勇于接受超出3000块职责的挑战,然后努力把事情做好。很快你会听到某个老板说,王不二其实可以做更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