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职业警惕:像沙漏一样穿过职场瓶颈
即使这些问题HR都能习以为常,责无旁贷,但最令HR困扰的恐怕还是个人职业发展问题——我们总是在为别人的职业生涯做规划,那么我们自己的职业发展又在哪里呢?
表面风光的背后
随着企业之间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力资源在企业中日益受到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者(以下简称HR)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的专业管理人员,成为当今社会令人羡慕的职业。
招聘会上的众人瞩目,干部任免中的信息中枢,劳资谈判时的能言善辩……就连路边的培训广告都说:做人力资源,你选对职业了。同时根据近几年的市场调查,人力资源作为热门职业,一直受到不少求职者的青睐。
然而表面风光的背后,HR也有难言的苦衷。在当前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提升的过程中,HR除了要继续做好日常人事管理等繁琐的基础工作外,还要主导或参与一些管理变革,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战略目标的价值贡献。
涉及员工利益的变革,时常让HR处于领导与员工责问的风口浪尖。员工流动除了需要办理繁琐的入离职手续,辞退员工的面谈尤其挑战HR的心理承受能力。
即使这些问题HR都能习以为常,责无旁贷,但最令HR困扰的恐怕还是个人职业发展问题——我们总是在为别人的职业生涯做规划,那么我们自己的职业发展又在哪里呢?
职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
目前企业中HR有两部分来源:一部分是劳动经济学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毕业的所谓“科班生”,另一部分是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或企业内部其他管理部门转行做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
对于后者而言,其职业生涯发展道路相对更宽广,即使不再做HR,转行做其他工作也相对容易。但是对于前者而言,难度相对较大,那么这批人的职业发展又该如何规划呢?
我国高等院校最早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设置劳动经济学专业,60多年来培养了大批HR专业人才,如今已遍布各企事业单位及政府专业部门。随着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日益重视,对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同时,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也在不断增加。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和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显示,全国开设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达到297所,每年有上万名毕业生。
这些“科班”出身的HR,在职业生涯初期,对自己的职业前景充满期望,享受着其他专业人员羡慕的目光。然而,当职业生涯发展到一定阶段,职业瓶颈也会不期而至。
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的岗位设置一般都是划分模块的,如招聘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有的HR长期从事某一个模块,从熟练到精通,从助理到主管;有的HR熟悉一个模块后通过内部轮岗,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多个模块,成为HR部门的主管。至此,HR的职业生涯发展似乎已经到了尽头,而企业中的现实情况也大致如此。
然而不甘于此的HR们,现实中通常也会努力尝试拓展自己的职业领域,类似企业内部跨部门转岗(转向党政工团、行政综合类岗位)、跳槽(换一家单位继续从事HR工作或应聘到行政综合类岗位)、转行做咨询培训、在职考取研究生等方法也经常被HR使用。
然而转做管理咨询、专业培训和读书深造的毕竟是少数,对于大部分HR来说,只能是继续做HR或是转向党政工团、行政综合类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