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HR实战 > HR如何平衡各方思想

HR如何平衡各方思想

发布时间:2017-04-11编辑:weian

  工作还原

  我常常问我们的业务干部一个问题,我们是做什么的。其实我经常问不同类型的人这个问题,同一个领域的人,他们往往要么是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要么就是答案相差很大。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士兵的职责是保家卫国,都很简单清楚。但是企业里面 ,却往往无法给某个岗位一个简单清晰的界定。您所在的企业是不是也是如此?

  每个人看事物,都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带着自己的经验、自己的理解。如同看一棵大树,有人看到的是树叶、有人看到的是树枝、有人看到的是树干、树根。其实这些都没错。但当我们有意识地把这些信息拼在一起的时候,其实往往能看出一个事物的全貌,如同数学中并集的概念

  笔者的实践中,我们会让每个学员写出他认为的某类工作最重要的5项核心任务。然后通过归类、排序的方法,就可以还原出某类工作的全貌。

  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一些工作大家普遍提及,上镜率很高。有些问题,则只有部分伙伴谈到。这就说明,工作和工作之间,也存在主要和次要的问题。

  我们往往会从大家提及的核心任务中,挑选大家最关心的10个任务,分配到每个小组,请大家群策群力,一起总结关于这项任务最核心的要点(以信息图的形式,一张图说明一项任务)。我们认为,对一项工作的认识越深入,阐述起来一定要越精炼。大段的文字只能说明我们还未理解一项工作的精髓。我们希望不是讲师来告诉学员,一项工作是什么;而是请我们的学员来集体研讨出一项工作的本质是什么。这个过程,学员可以借助讲师的课程知识,也可以借助班级的力量,也可以借助自己其他的资源渠道。实践证明,当学员被逼到必须用一张图呈现某项工作的核心要义时,思考和智慧才真正被激发出来。

  小结一下,工作还原就是要让“大家”一起来共同描绘某类工作的全貌,并用最精炼的图文总结每项核心工作的要点。

  问题共议

  企业里面组织培训,最怕的就是学员说课程针对性不强,学了用处不大。从课程的角度,非针对性是肯定的,因为讲师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顾到每个学员。同时,每个学员的问题都是非常具体的,有独特的背景,也有各自的决策困境。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会组织学员收集大家工作中遇到的经典问题,要求这些提交的问题必须有具体背景,有自己的思考困惑。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方面通过课程学习的方式帮助学员获得答案。另一方面,我们通过问题共议,也就是每个学员为其他人的问题支招的方式,来集合大家的智慧,实现众人支招,众人收益。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叫做旁观者清。其实这句话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多个旁观者清,一个旁观者是不够的。当一个问题有5、6个人,10多个人替你出建议的话,基本这个问题的最优答案就在里面了。很多社会统计学试验都证明了这一点。当然培训组织者、讲师都不会为学员的问题指定最优答案,最优答案的决策者只有提问者自己。

  在实践中,我们往往会将学员在工作还原阶段生产的工作要点图,以及问题共议阶段生产的问题案例做成汇编,做为学员最重要的学习材料。这些来自与学员的需求,针对需求提供的解决方案,才真正是学员所需要的。这个过程,不单单支持了业务,更准确的说,也引领了业务。

  我自己一直坚持一个观点:学员最重要的不是学习知识,而是激发大脑中潜伏已久的学习动能。当我们从给知识,进化到建构智慧震荡场时,学习才真正发生了。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