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小说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是如何?我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借鉴这个战略?我们阅读就知道答案了。
昨天的旧文谈了格非的三部曲。其实,去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中还有一部,也是个人三部曲之一,那就是李佩甫的《生命册》。当时,在下也写了一篇评论。其中有一个命题抑或假说,那就是农村出身的作家(或者农村题材的作品)通常更有深度和浓度。原因很多, 比如,历史积淀,文化传统,人事粘稠,社区稳定等很多contextual的原因。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对于农村才俊而言,在很长时间内,进入城市的途径甚为稀少,基本上是考学、参军、写小说。包括很多参了军的人,最后也是靠写小说改变命运,写小说可以吃官粮!他们对待写作更上心,更敬畏,更当饭碗。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他们利用自己比较优势造就职场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战略手段和个人奋斗艰辛历程。
如果瞎拍脑袋的话,我估摸军旅作家或者有从军经验的作家应该占到作家群落的20%,至少在名作家里如此。农村作家应该占到作家群落中的一半以上,远远高于同地区文化人中的正常比例。
但我今天专门上中国作家网看了一下,发现这个命题并不是可以得到明确的证实或者否定。也许只是我个人的感受和偏见而已。
我查了一下本届中国作协21位正付主席和27位主席团成员名单,以及209位全国委员会委员(通常是知名作家)名单,发现农村出身(或者专注农村题材的作家)并不众多,而且可能逐年减少。 面对这种情形,我想到了几种可能性。
其一,农村作家必须非常优秀才能进入作协的(/hr/)领导行列。他们遇到的挑战比城里人要大。平常刊物发表的农村背景的作品还是很多的,至少在过去的30-40多年如此,尤其是上个世纪末的后20年。我没查过资料,我估计重要的文学杂志中有很大比例是农村或者小城镇中的读者。他们会以某些杂志把自己的读者感言发表当成是一种成就。这些是潜在的作家。
其二,我可能忽略了一大批优秀的城市出身的小说家,除了现在作协里的,还依稀能记起当年的邓友梅、刘心武、柯云路、蒋子龙、张洁、程乃珊以及后来的王朔等,也包括有些人认为是小说家的王小波,当然也有邹静之那样的剧作家或者陈祖芬那样的报告文学作家,还有二月河那样的奇葩。
其三,现在的作协全委会名单中,有很多人是农村出身或者靠农村题材出名,后来转向城市生活(转型背景)。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农村作家靠写作改变命运的命题。也有的是从知青文学、伤痕文学、军旅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等转型进城的。很是有几个人是出身于城市,后下乡到农村,写了极具震撼的农村题材作品,又返回城市的。(从城市到农村的,还有当年的张贤亮。另外,去年获得茅奖的王蒙作品却是从常规城市写作转向新疆经历的旧作。)
无论如何,现在再靠写小说或者写作改变命运已然不那么灵光了。小说堕落。文学式微。有一个跟我同名的作家,在江苏炒瓜子为生,已经出了十几本文学著作(主要是见诸于全国各地报纸的散文集结),但仍然以炒瓜子为主业。也许这是特例。单靠文学作品改变命运的时代却是已经远去了。除非你会炒作一些根本不是你写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