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已工作13个年头了。我一直有着 “去”的理念,但是很多人不理解。 今天早饭,又和一个同事聊起此看法,决定写出来分享讨论。
员工为什么会跳槽?按照一个大佬的说法是“要么钱少了,要么心受委屈了”。钱少了,就是福利待遇满足不了员工的需要,或者说在这个业界里缺乏竞争力,处于低分位,让员工生活缺乏品味和尊严。心受委屈了,就是员工做事心不顺,要么不被信任、要么价值观不同、要么工作价值不被认同、要么和公司关键人员关系不合等等。这个说法我是认同的。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我们能在一家企业生存下来,甚至说生存的状态如何?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取决我们的能够为这个企业所产生的价值。
在此基础上,员工成功了才是企业最大的成功。如果一个员工在一个企业里抑郁不得志,其实对企业、对其本人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我说此话,基础就是坚信员工成功了,企业才能成功。
有计划的跳槽对员工有什么好处呢?? 可以实现“螺旋式成长”。三至五年进行一次跳槽是比较合理的,主要是要实现能够实现螺旋式成长,别只为多出那不足20%的薪水而心动。当然,这个也要看基数,如果基数够大,也可以考虑。 避免成为“温水中的青蛙”。一般说来,一个人在一个企业中超过三年,人际关系和工作都轻车熟路,如果没有更大的挑战,就很有可能成为“温水青蛙”,丧失外部竞争力。很多国企、外企的常青树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走出去,能够接受很多新思维、新观念、新思路、新工具,还能接触更多不同的人,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应该承认,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自古以来,只有“适者生存”,没有“强者生存”。有计划的跳槽,可以实现自己的职位和薪水的提升。这个是很多人比较关心的,其实也最实惠。中国古语说“树挪死,人挪活”。人人都是人才,只不过有时放错了位置。
对于公司,其实也没有什么值得避讳的,毕竟*****,信息如此发达,靠过去的愚民政策、消息封闭一定是死路一条,还不如敞开大门,更加开放些。对于优秀的员工,他走出去,也是公司的一种品牌效应,关键问题是企业内部如何做好梯队建设和知识管理。试想,GE公司培养多少世界500强的CEO?我们说,业界哪些公司是黄埔军校,有这么多人才层出不穷,这个企业会差到哪里去吗? 另外,员工出去,某种情况也可以腾出一些空间,给那些优秀的梯队人员展示自己的平台和机会。对于那些工作部优秀的人,让他们找到更加适合他们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对他们自己、对公司难道不都是一件幸事吗?
这个社会,那种从一而终的所谓忠诚没有了。尽心尽力谓之忠。只要员工每天做的工作对待起自己的良心,对待起这份工作、对待起这份信任、对得起这份薪水,把每一件事都当做自己的事来做,你还在乎他做多久吗?我们只关心他单位时间的产出就好了。
所以,对待员工跳槽这件事,应该适当鼓励,而不是一味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