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做了不少工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发展?缓解了农民贫困和改善了农村条件,但遗憾的是,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并且大有随着形势发展而变得更加复杂棘手的趋势。这就使这一问题继续成为阻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众所周知,三农问题的核心和焦点是农民问题,所以笔者认为,从根本上讲,解决这一问题最终将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开发利用,认识到这一点,无论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对推动小康社会的建立,以至于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决定意义。
一、目前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造成农村发展的滞后,这不仅表现在农村社会发展大大落后于整个社会和时代的进步,而且与农村经济发展也严重脱节,由此造成农村中的一些社会问题不仅突出,而且尖锐。首先,教育落后带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近年来一些封建迷信活动重新泛滥,不少曾经销声匿迹的愚昧腐朽的习俗和恶习又冒出来,影响了农村的社会风气和正常生活。其次,农村基层组织瘫痪,半瘫痪,由于群众民主意识淡薄,制度建设迟缓,现阶段许多农村基层组织瘫痪?半瘫痪,连群众会议也开不起来,有的地区情况更严重一些?社会秩序不稳定,反过来又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发展,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产生众多问题的重要原因,已经引起中央和地方的忧虑,成为一个亟需根本解决的严重问题?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我国农民受教育年限短,农业职业教育普及率低,而且多数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消极态度。据统计,20世190年代我国每年产生7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只有30%~40%得到推广,10%得到广泛应用。这就使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一直在42%以下,而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和地区却都达到了70%~80%,由于农村劳动力职业素养较差和由此引起的农业科技落后,造成“科教兴农”出现了农技创新?农技推广和农村教育“三个断层”,这说明这一问题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强大制约因素。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首先,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200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仅为38%,不仅比发达国家低40个百分点,就是比世界平均水平还要19个百分点。当前,农村城镇化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滞后,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慢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慢的症结所在?所以今后要逐步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样,可以通过带动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和农民收入水平增长,来更好地开发利用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进行制度改革,消除农民流动的桎梏?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各项歧农政策在城乡之间竖起一道屏障,农民不能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农民被束缚在原本就很狭小的空间内,这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人力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因此,要尽快改革限制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动的各项不合理制度。此外,要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这样农民的生存问题不再仅仅依靠土地,使农民愿意离开土地转变为市民?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科技兴农方针,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深化农业内部就业,解决当前农村富裕劳动力和人力资源开发矛盾的重要突破口,它能使农村富裕劳动力形成可靠的职业转移,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
其次,实行计划生育,促进优生优育,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优化人口结构为宗旨的计划生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特别要加强农村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同时,还应该帮助搞好人口优育工作。
再次,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大力推进农民知识化进程,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而加速人力资源开发,就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