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的关系是如何的?下文是小编整理的相关信息,欢迎大家阅读!
为了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企业需要进行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协调企业内部运作,使企业发挥最大能力;激发员工的使命感;识别人才并确定培训方向;奖优罚劣,使员工感到自身价值得到企业认可。
如果我们把整个企业看作一部汽车,那么各个部门就是高速运转的发动机,绩效管理体系则像变速箱,发挥着调控作用。变速箱是由很多齿轮构成的,齿轮之间有关联就有磨合。“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作为两个最主要的齿轮,在运行中会产生哪些摩擦呢?又该如何解决?
一、考核目标设定出了问题
某企业是一家勘探设计类企业,其业务部门是按照专业划分的,但所承接的项目大都是综合性的,因此需要各个部门抽调人员来组成项目小组共同工作;以往,该企业采取简单的指标分解方法:业务部门A分多少利润、业务部门B分多少利润,然后再由部门决定内部分配方案。年终发奖金也是采取这种二级结算方式。结果是各个部门、各个员工对最终的结果都不满意,大家都觉得分给自己的指标太多,同时也很难将日常工作与考核指标联系起来。
在提供智力型服务的行业中,上述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从理论上而言,企业绩效、组织绩效、个人绩效是自上而下的三个层次,在设定考核目标时只需要严格按照纵向分解思路就可以逐级分解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某些工作,其绩效结果并不一定会从员工的工作绩效中体现,而是从组织绩效予以反映,尤其是部门“夹缝”中的工作和需要通过合作才能完成的工作更是如此。在此情况下生搬硬套的采取自上而下分解目标的方式将部门目标分解到个人是难以行的通的。由此在两个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1、在目标分解的时候,企业管理者难以做到“心中有数”
正是由于这种纵向分解目标存在诸多障碍,才使得在很多企业中每年设定考核目标的工作都成为了一种上下之间的“博弈”。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通过绩效管理工具保证企业目标的达成,也就无从谈起了。
2、在进行考核时,容易顾此失彼
如果单针对员工个人的绩效结果进行考核,必然埋没其对部门或团队的贡献,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员工“个人英雄主义”思想,而忽视对团队与组织绩效的责任感,相对削弱整个部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现代化的管理所提倡的员工之间的团队协调与配合也将受到极大的挑战。尤其是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产生冲突的情况下,是先保组织目标还是先保个人目标,员工很难做出正确选择。
二、考核结果评定及运用出了问题
某企业是一家生产制造型企业集团。甲在A部门工作,工作成绩在部门内部非常优异;乙在B部门工作,工作成绩一般。一个年度下来,由于A部门整体绩效水平偏低(只有70分),因此甲的绩效得分上限是70分;而由于B部门整体绩效水平很高(100分),乙的绩效得分上限是100分。因此产生的问题是,从个人绩效而言,甲远远优于乙,但由于受到组织绩效的“连累”,最终的考评结果乃至收入水平是甲不如乙。甲愤愤不平,觉得乙是“搭便车”。
不但如此,在这家企业的绩效考评中,A部门和C部门之间也出现了不平衡。甲和丙分别在A和C部门工作,成绩都很优异。一个年度下来,两组织绩效得分都是100分。但由于A部门的负责人要求严格,部门内个人绩效得分普遍偏低;C部门负责人要求相对较松,部门内部个人绩效得分普遍偏高。最终,虽然,甲和丙个人及部门一样优秀,甲的总考评结果却不如丙。
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
综合分析,产生上述不合理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1、部门负责人之间所存在的管理水平差异以及员工之间所存在的素质差异,导致职能部门之间整体绩效产生差异,从而影响最终的员工个人绩效和收入;
2、管理者对下属以及员工对自身的要求有所区别,这种区别给绩效考核工作带来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在目标设定、考核过程中都是不可避免的),造成考核“基准线”的差异,从而影响最终的员工个人绩效和收入。
上述问题看似小事,但长期积累下去就会有可能动摇整个绩效管理体系的初衷,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其一,整体绩效相对优秀的部门负责人为了维护本部门员工的积极性和相对公平,势必采取相应的方法拉近这种差距(因为毕竟绩效考核结果将与员工的薪酬、晋升、培训等相关因素相联系),从而降低对自己及下属工作要求的标准,以寻求与其他部门的相对平衡;员工则会因为感觉干好干坏一个样(与组织绩效较差的部门员工进行比较而言),而失去追求更高目标的热情和动力,向组织绩效较差的部门员工看齐。
其二,组织绩效相对较差的员工因为没有压力(考核结果已对其做出了相对肯定、与薪酬水平与组织绩效高的部门员工差别缩小),也不会主动寻找并持续改进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以至岗位工作难有提升。
以上结果的产生,都将使绩效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员工又重新回到“大锅饭”的年代,从而最终阻碍部门的持续发展,造成部门目标难以顺利实现(或不断降低部门目标以寻求平衡),使整个组织发展停滞甚至倒退。
思考:如何协调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关系?
1、在目标分解过程中,引入“矩阵化”理念,处理好横向平衡和纵向分解的关系
纵向的指标分解往往适用于传统的、金字塔结构的组织形态;而对于很多推行“以任务为导向”的新型企业而言,更多的是要处理好平行部门与岗位之间的协调关系。
上述案例一中的企业的绩效考核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问题的核心在于指标分解过程中,无论是从企业分解到业务部门,还是从部门分解到个人,都只是采取了硬性的、自上而下分解的方式,而这种方式与该企业的业务与流程特点是不匹配的。在我们提供的咨询方案中,引入了项目考核与部门考核两个体系概念,也就是不同员工在部门中与项目中发挥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考核不同的指标、采取不同的薪酬政策,真正体现了“矩阵化”企业的考核特点。
2、调整薪酬体系,合理运用绩效考评结果
在确定考评结果时,采取一些技术手段,保证考评结果的相对客观性。比如大家经常提到的“强制分布法”、“标准分换算法”等,都是对于考评结果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加以调整,从而避免在绩效考评的过程中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部分消除前文中所提到的一些偏差现象。
对于薪酬结构进行调整,体现个人绩效与部门、企业绩效的关联性。目前大部分企业采取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的薪酬模式,如果稍加调整,比如调整为基本工资+个人绩效工资+组织绩效工资+年终奖金,其中个人绩效工资和个人绩效得分挂钩,组织绩效工资和组织绩效得分挂钩,年终奖金则和企业整体利润完成情况挂钩,可以更好引导员工关注整个部门、企业的绩效。当然上述三个因素如何相互影响、各自的比例如何,各个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度身定做。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强调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任何管理工具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绩效管理同样也是如此。无论采取多少技术手段、科学方法,最终的考核结果也无法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强调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内部协作氛围,则能够对绩效管理体系起到必要的互补作用。
如何处理团队绩效与个人绩效的关系
一、原因分析
首先,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企业都遇到过,我们不要避讳这个问题,也不急于为绩效考核这个工作做辩护,把它提出来,作为课题加以研究,会对企业的管理有所裨益。
其次,这个问题不可避免。
为什么说不可以避免?因为我们在设计绩效考核指标的时候,很多因素是不可以量化的,而这些不可量化的因素反而是对企业的绩效影响比较大的。而我们为了追求对员工考核的准确性,通常都会最大程度地做到指标量化。因此,员工的指标在考核的时候,都会比较明确地得到一个考核结果,而这些结果中有一大部分是妥协结果,即为了达到量化而量化,比如,客服人员接听客服电话这个工作,为了做到量化,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对员工进行考核,比如,“电话响三声之内接起电话,有电话记录,记录完整无缺项,缺一项扣3分”,这些维度是可以衡量的,但是对于接电话的质量,我们通常无法衡量,我们无法准确地知道通过客服人员接听电话,对客户产生了多少好感,解决了客户多少实际问题,对客户的忠诚度产生了多大的影响,而这些东西恰恰是客服人员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也许一年当中,客服人员都是严格按照量化的指标去做的,到年终的时候,考核结果全部是优秀。但是,在过程当中,客服人员对客户态度不友好,或者业务不熟练,使得客户对公司产生不好的印象,而导致客户流失,而这些东西是公司无法控制的,恰恰是这些东西影响了公司的业绩。因此,考核的时候,组织的绩效和员工的绩效就对不起来了,就产生了为什么员工的考核结果很好,而公司的业绩却在下降这个问题了。
上面是原因其一,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在设计员工的考核指标时并非是自上而下设计的,而是从员工岗位职责出发的,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生发出相应的考核指标。这样的设计方式导致企业绩效和员工绩效两张皮,相互没有关联,员工的考核指标与公司的业绩之间是什么关系,员工搞不明白,中高层管理也搞不明白,导致企业为考核而考核,搞形式。这是原因其二。
二、解决办法
就绩效管理是个系统的工作,必须系统对待,负责就要走弯路,对于这个问题,同样如此,笔者的第一个观点仍然是系统解决。
所谓系统解决,就是把绩效管理看作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与各部门的业务都紧密联系,必须系统对待。
企业在设计绩效指标的时候,一定要自上而下,先确定组织的年度目标,然后对年度目标进行分解,确定部门目标,再依据部门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岗位指标。必须是这样的路线,否则就是两张皮,就会造成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朝两个方向走。
为达到这个目的,企业应该组成一个绩效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设计公司的绩效指标和各个部门的绩效指标,然后与公司高层和部门负责人沟通,通过双方的沟通,达成共识,形成部门以上人员的考核方案,再按照这个思路,由部门负责人和下属员工沟通,确定员工的绩效指标。
要想使绩效考核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按照这样的路径去走,那些组织绩效和员工绩效两张皮的企业都是由于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不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投入,而导致了上述问题,因此,企业必须清楚认识在绩效考核工作上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舍得投入,正确操作。不要只是扔给管理者一些空的表格和填表说明,他们既不愿意看,也看不懂,必须总体上拿出一个解决方案,然后和他们沟通具体问题,而不是,空对空,这样才会有效果。
其次,就像上文说的那样,不要什么都追求量化,很多工作是无法达到量化的,而这些工作恰恰又是最重要的工作,那么这些工作就可以设计成尺度评价法,即按照1-5分的打分标准进行打分,由主管进行评价,相信,如果平时主管和员工沟通到位的话,这样的打分反而比硬性的量化要准确。这样就可以减少组织绩效和员工绩效之间的差距。
还是那句话,绩效考核没有绝对的公平,却有解决公平的措施,只要措施到位了,绩效考核可以保证最大程度的公平,使员工绩效和组织最大程度地接近,这是企业追求的,也是企业最需要改善的。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0.华为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