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购人员的绩效考核
影响采购工作绩效的关键因素是供应商。采购人员与供应商如何交往,因所在公司“企业文化”不同而行为各异。美国采购管理协会要求采购人员尽忠职守,一切以公司的利益为优先,对供应商则要求以礼相待,避免采取欺压的手段。民法强调买卖行为以诚信为原则,许多公司的管理规则中禁止采购人员接受供应商的馈赠与招待,并要求供应商保守业务机密等。
2采购成本的考核
(1)价格分析与成本结构
采购人员要想知道供应商的实际成本结构并不容易,而了解供应商的供应价格、影响因素及定价方法无疑有助于供应商的成本结构分析。要真正掌握成本结构分析方法并据此来判断供应价格的合理性,还必须对国际通行的企业成本结构有一了解。反映企业成本结构的最直接工具是财务损益表,它包括产品销售利润、所得税、净利润等主要项目。
阅读助手
邯钢在降低成本上积累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他们深入市场调查,掌握市场动态,根据市场变化制定降低采购成本的策略和主攻方向。采购成本是在市场采购中形成的,降低采购成本必须掌握市场、研究市场、做好市场调查工作。在进行市场调查时,要认真研究各种原料的供需现状和发展变化趋势,特别是要分清哪些原料处于卖方市场,哪些原料处于买方市场,哪些原料供需基本平衡。并根据调查结果分类排队,分别采用不同的采购策略。对于资源短缺、供不应求、卖方处于主导地位的原料,只能遵从市场规律,但也不是无所作为,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厂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并以各种契约的方式,建立特殊的供求关系,稳定供货渠道,平抑价格的上涨。对于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的原料,在采购价格上,可选的余地不会太大,应放在优选供应商上。
对于处于买方市场的原料,生产厂家相互竞销激烈,买方在订货中处于主导地位,在质量和价格上都有较大的选择余地。降低采购成本,就是将那些认定处于买方市场的原料品种作为降低采购成本的主攻方向。对处于买方市场的原料,采取了竞争订货法或择优订货法。竞争订货法,就是对同一种原料有多家竞相供货时采取的一种订货方法。在订货时,通过调研采用适当的方式,将竞相供货的厂家召集起来,实行公开招标。谁家的产品质量好、价格低。的弹性就越大,随市场季节变化及原材料的供应而变化波动也就信誉好,就订谁家的货,采用这种方法将采购价格控制在了最低水平。择优订货法是对大宗物资和原料采用的一种方法。具体做法是根据市场行情定期发布订货价格,然后对申请供货的厂家进行调查,按产品质量和供货信誉好坏进行评价排队,按评价排队顺序吸收订货。为了避免地方厂矿在进料时弄虚作假、进行欺诈,在订货合同中明文规定原料数量和质量,以原料进厂后复验证为准。此外还要密切注意市场供求形势的变化,针对市场的变化做出灵活的反应,遇到市场价格起伏较大时,随时调整采购价格。
(2)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是采购人员审核供应商成本结构。降低采购成本所应看到的另一个方面。目前质量成本尚无统一的定义,其基本含义是指企业针对某项产品或某类产品因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或工作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导致的成本增加,其实质意义是不合格成本,主要包括退货成本、返工成本、停机成本、维修服务成本、延误成本等等。
①退货成本。退货成本是在整体供应链(包括采购、生产、仓储、运输各销售过程)中任何环节出现的不合格退货所发生的成本。
②返工成本。返工成本是指在采购、生产、仓储和销售过程中由于产品或工作不符合要求而需要进行返工维修或检验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包括人工、材料、运输等费用。
③停机成本。停机成本是因任何原因而导致的设备停机、生产线停机造成的损失。出现在设备因维修不善出现故障停机、因原材料供应不上导致停产、因生产安排不合理导致生产线闲置等。
④维修服务成本。维修服务成本是指在产品卖出以后,由产品质量、服务质量问题导致的在维修期内所发生的所有费用,如处理客户投诉、维修产品、更换零部件等成本。
⑤延误成本。延误成本是指产品开发及交货延误导致的成本增加或损失。产品开发过程中,因设计错误或设计延误导致人损失、设备设施报废、产品进入市场时间推迟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生产及交货过程中,因交货延误而导致的理赔等损失。
⑥仓储报废成本。仓储成本是指因产品换代、仓储时间过长、仓储条件不好等导致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报废。
改进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不断降低质量成本是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的一个有效手段。
(3)降低采购成本
降低采购成本是采购部门的一项基本职责,降低采购成本应主要着眼于供应商及供应市场,而不应依靠缩减采购人员的待遇或培训等“挖内潜”方式。降低采购成本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三类:
①优化整体供应商结构及供应配套体系。包括通过供应市场调研等寻找更好的新供应商、通过市场竞争招标采购、与其它单位合作实行集中采购、减少现有原材料及零部件的品种规格
②进行大量采购和改进供应商。与供应商建立伙伴型合作关系可以取得优惠价格。改进现有供应商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比如,改进供应商的交货,实施即时供应、改进供应商的质量、降低供应商的不合格质量成本、组织供应商参与本企业的产品开发及工艺开发以降低产品与工艺成本、与供应商实行专项共同改进项目以节省费用等。
③运用采购技巧和技术。最常用的方法有:一是灵活运用采购谈判技巧;二是采用周转包装材料降低包装费用;三是采用专用运输器具缩短装卸运输时间和成本;四是采用电子邮件传递文件信息,减少行政费用并提高工作效率等。
(4)降低整体采购成本
在采购过程中,原材料或零部件的采购价格固然是很重要的财务指标,但作为采购人员不应只看到采购价格本身,还要将采购价格与交货、运输、包装、服务、付款等相关因素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衡量采购的实际成本。对于生产用原材料或零部件,采购成本除价格外,还应明确考虑的因素包括:价格的稳定性或走势、不同订购数量的价格变化、付款广式与结算方式、币种、转运成本、交货地点、保险、包装与运输、库存、质量水平与技术要求、即时供应条件、独家供货条件、风险承担、推广与产品宣传协助、供应商考察与认可费用、供应商样品测试费用、循环使用包装材料、售后服务等。
整体采购成本又称战略采购成本,是除采购成本以外考虑到原材料或零部件在本企业产品的全部寿命周期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它包括采购在市场调研、自制或采购决策、产品开发与开发中供应商的参与、供应商交货。库存、生产、出货测试、售后服务等整体供应链中各环节所产生的费用对成本的影响。概括起来是指在本公司产品的市场研究、开发、生产与售后服务各阶段因供应商的参与或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所导致的成本,它包括供应商的参与或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没有达到最好水平而造成的二次成本或损失。作为采购人员,其最终目的不仅要以最低的成本及时采购到质量最好的原材料或零部件,而且要在本公司产品的全部寿命周期过程中,都要将最好的供应商有效地利用起来,以降低整体采购成本。按功能来划分,整体采购成本发生在开发、采购、企划、质量、服务过程中。在实际采购过程中,整体采购成本分析通常又依据采购物品的分类模块按80/20规则选择主要的零部件进行,而不必运用到全部的采购物品。整体采购成本分析需要由有经验的采购、企划、开发、生产、品质、经济或成本管理人员一道组成跨功能小组共同进行,一般是在现有的供应商中选择最主要的进行综合采购成本分析,找出实际整体采购成本与采购价格之间的差距,分析各项成本发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对现有主要供应商的整体采购成本分析的规律性总结,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再综合运用“上游”采购(即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充分有效地利用供应商),以达到有预防性地降低整体采购成本的目的。
采购员绩效考核
发布时间:2017-05-29编辑:凌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