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绩效考核 > 2014教师绩效考核标准成为争议焦点

2014教师绩效考核标准成为争议焦点

发布时间:2017-04-14编辑:1035

  2009年,重庆市教育系统开始发放绩效工资。教师的收入构成变成两块,即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根据重庆市要求,各学校将每位教师70%的绩效工资直接发放到教师工资卡上,剩下30%的绩效工资由各学校统筹。

  然而,这项意在提高教师积极性的薪酬政策,却一直在教育系统争议不断,考核透明性,成为焦点问题。

  绩效成“敏感”话题

  “大家都以为我们老师收入多,工作又稳定,是个好差事,可我每月到手的钱还不到4000元。”3月14日,重庆市主城区某中学的教师李明(化名)说完这些话,刚刚脸上还带着的笑意已经不见踪影。

  李老师的教龄超过25年,每月基本工资为1900元左右,扣除保险以及公积金约700元,到手资金为1200元左右,而每月的绩效工资则为3600元左右,其中的30%,约1080元则由学校再分配,这部分便是奖励性绩效工资。

  李老师称,自己如无特殊情况从不迟到早退,工作尽职尽责完成,但是30%的绩效工资总是无法拿完全,每学期都会少1300元以上。“我教英语课,也当过班主任,所有工作量都完成了,但是到手的工资也只是接近那个30%。”

  与此同时,李老师的同事多数都无法拿到完整的30%绩效工资,其中也包括部分班主任教师,更有甚者被扣绩效工资高达2000元以上。

  他所在学校共有超过110名教师,除去校领导、干部,普通一线教师也近百人,而若几十近百名教师都存在1000元以上的收入缺口,那这笔数目也不可小觑。

  每人每月数百元的绩效工资是学校来分配,然而平均数却让人大跌眼镜。李老师称,达到这个平均数的人占少数,大部分教师根本就是低于平均线。

  甚至是工作量庞大的班主任的收入也是刚刚达到平均线,而学校约有30名班主任。

  考核标准难言明晰

  事实上,记者采访发现,此类声音在教师当中广泛出现。然而,包括求精中学在内的多所学校均拒绝提供相关明细考核标准以及教师具体考核方案,包括学校教师也无法了解详细内容。

  来自重庆市某重点中学的齐浩展(化名)老师回忆说:“老师的绩效工资分成两部分,70%是该拿的,而另外30%,用我们领导的话来说,‘大家把钱集合到一起’,这些钱都由学校支配。”

  而这怎么支配就是所谓的考核标准,齐老师称:“有班主任补贴;我们学校分走读、住读,有的住读班老师还需要上晚自习,这也有补贴。”

  齐老师补充道:“我们学校的毕业年级初三、高三,这些班级的任课老师也有补贴奖励。”学生评价、出勤率也是考核指标的一部分,但是学校领导干部的补贴、行政补贴占很大一块,而普通老师“根本没份儿”。

  绩效工资这部分的资金都是来自政府的拨款,但是具体多少,都不会公开。齐老师的学校是在寒暑假等节点统一发放这部分绩效工资。

  至于最后是谁来决定每个老师的浮动绩效数额,齐老师告诉记者:“我只知道学生有个不记名的投票,权重多大我也不清楚。统计的时候,肯定是行政、财务那块来算,最后校长签个字什么的,我们的工资就定了。”与此同时,如何平衡一线教师工资和管理层补贴,成为争议的焦点。

  根据记者在某中学教务处拿到的一份有关绩效工资的资料显示,学校校长19000多元,副校级13000多元,中干8000元左右,班主任8000元左右,科任教师只有4000多元。

  考核公平性遭质疑

  然而,这一项涉及成百上千教师收入的绩效考核,其考核机制,似乎陷入了监督机制完全缺位的境地。

  就教师收入水平、奖励性绩效工资等问题,重庆青年报记者致电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教委”),对方回应称,重庆市各个区县水平均有差异,该问题并不好讲清楚。

  “重庆市并没有就这部分奖励性绩效工资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教委称,各个区县、各个学校的情况不同,收入水平也有不同,考核方案必然也会有相应的调整。

  只是,各个学校管理层作为方案调整者,更是对相关问题讳莫如深。

  带着问题,记者向重庆市九龙坡区两所中学就教师工资问题提出采访请求,其中一所学校的工作人员表示,会请示校领导,便不再回复。另一所学校杨家坪中学则两次回绝了记者,称不会接受采访。

  3月24日,记者带着录音笔来到重庆市求精中学,来到该校行政楼时,校长庞静正在会议室开会,行政人员表示,校长将开一整天的会议,拒绝接受相关问题采访。

  当被问及学校如何制定浮动性绩效工资考核标准的时候,一名老师说,“全校先要征求意见”,包括全体老师,“决定的时候就由教代会来定”。刚刚回到办公室的那名行政人员则称,“教代会包括各个层面的老师,大多数是一线老师,班主任什么的都有”。

  大学城一中党委书记余元明接受重庆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也以教代会一笔带过,并未说明具体考核标准。然而,这种说法并未受到一线教师的认可。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表示,学校在制定浮动绩效工资方案时是通过教代会,“只有部分老师”参与,“肯定有很多都是学校的中高层”,大多数不是一线老师,普通老师的发言权存在很大的问题。

  在学校管理层集体沉默背后,考核标准不明晰和不透明,部分学校这份事关教师利益的考核文件,从未在普通教师手中保存。

  透明、民主或破题

  早在绩效工资政策开始实施初期,便有许多学者、专家对此发表看法评论。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曾著文称,“由谁来评定绩效,这就是绩效工资制能否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

  相比于绩效的标准究竟是什么,熊丙奇更看重中小学中有无民主管理、决策的制度与程序,即是说在绩效工资的评价中,应在标准的制定、标准的执行、评价的周期上,建立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充分听取意见,民主决策。

  熊丙奇指出,实施绩效工作出现的问题,也是一直困惑我国中小学发展的基本问题。学校没有实行校本管理,教师和学生的权益,在行政力量的挤压下,难以得到保障。

  曾有人指出,30%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由学校制定。结果是,谁有权,谁说了算,谁就在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中占了优势。为了通过绩效考核方案,校方召开的教代会参加的除了校领导和中层,还有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其他的普通教师并没有参加。

  其中的启示是,“增加教育投入,只是解决教育问题的一方面,如果教育制度不进行改革,增加的教育投入,可能被教育中的权势阶层瓜分或者乱用。”熊丙奇表示。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的王德清教授在接受重庆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称,绩效工资政策实施以来,对于如何分配一直存在争议,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70%的固定绩效所占比重太大,因此灵活性较差;而剩下浮动的30%部分又存在考核标准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难免就会把与其工作相关的考核权重加大,最后分到普通教师身上的钱就比较少”。

  王德清还进一步指出,学校在制定奖励性绩效考核方案时,民主性不够,“领导干部工作所占权重大,一线教师付出很多劳动,却感觉得不到相应的报酬”。

  在解决绩效工资分配问题上,王德清认为,固定绩效和浮动绩效的比例不合理,或还有待调整;其次,制定浮动绩效考核标准时,学校应该发扬民主,并公开、明晰说明如何考核,也是重要问题。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