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工资,请自觉退出高中校园吧
何谓绩效工资呢?目前的主流提法一般都这样表述: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度。绩效工资由四部份组成:基本工资、年龄工资、岗位工资和奖励工资。
据当年的报道,我国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分三步实施:第一步,从2009年1月1日起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第二步,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从2009年10月1日起,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第三步,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
高中教育阶段的学校,既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也非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那就自然该归属于这个“其他事业单位”了。按照国务院当年的部署,高中教育阶段学校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本该在2010年1月1日起就全面实施,但时至今日,仍有很多高中学校并未真正实施。理由很简单,两个字——很难!为什么会这么难呢?原因就在于实际情况远非决策者想象的那么简单。不过,还是有一些高中学校率先施行了 “绩效工资”。那就请让我们都来看看,这个“角色”在一些高中学校究竟是怎样“表演”的吧——
绩效工资是奖励性工资,其中70%部分每月发放在教师工资中,而30%部分由单位考核之后发放。结果呢,在几乎所有的高中学校,这30%奖励工资都直接指向了学校的领导和应试教育。学校各级领导都要高指数,高三教师要高指数,高考学科(语数外学科)教师要高指数,(就是高考学科也要根据其试卷总分数的多少来制定高低不同的指数,如,外语学科不如语文和数学学科指数高,政史和理化等学科不如语数外学科指数高,等等)早晚自习、休息日加班上课要高指数,等等。如此一通“高指数”之后,真正的课改成果奖、教研成果奖、突出贡献奖、优秀模范奖等却几乎就都没了什么“指数”了。如果非要奖励一下,还得靠自筹资金——没有自筹资金就干脆不言奖励。理由也很简单:这样的教师毕竟是极少数,极少数人怎么侵占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呢?于是乎,这30%的奖励工资的重心就倒向了应试和分数,甚至干脆就倒在了把学生直接等同于分数的“反动教育”的怀抱。因为,在一些人看来,再不会有任何东西比分数来得更实在、更可靠,更货真价实了。这样一来,这30%奖励工资的主体也就流向了它本不该归属的地方,这又怎么可能真正促进素质教育的强力推进和健康发展呢?
笔者更不愿启齿但又不能不说的是,这30%奖励工资非但没有充分调动积极性,反而还直接导致一些高中学校的“窝里斗”。就为这点儿工资,大家你争我争,彼此踩着争,相互踹着争,只争得领导和教师、教师和教师之间都很不和谐。这样一来,绩效工资不仅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反而还严重影响了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搞素质教育的,真正为学生身心健康和一辈子发展着想的教师,多会因应试成绩可能不够理想而难以得到“奖励工资”的青睐。试想一下,这笔钱也不是个小数,却没有真正花到对素质教育的真推进和真发展上,还要在领导干部和教师之间、学科教师之间、学年段教师之间、普通教师和模范优秀教师之间制造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甚至矛盾还很深。这样的结论,不是通过一所两所学校调研而得出的,而是具有普遍性的结论。广大一线教师都在戏称:这是由羊身上拔下一部分毛来,最终再用来奖励所谓绩效好的羊。可见,这样的绩效工资制度,我们还要它干什么呢?绩效工资啊,你这个令人很厌烦且痛心的角色,还是尽早退出这教真学真的校园吧!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现执教于江苏省泰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