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核前的职务分析
在企业中对员工的考核,主要是围绕企业员工在其岗位上的工作情况,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讲,考核需要从岗位分析、岗位评价和岗位分类,岗位描述等方面进行考核。那么,为了保证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应该在考核前先拟定好某一特定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要明确这一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工作程序、考核办法和任职资格条件。通过岗位说明书的拟定,不仅可以规范员工在某一岗位上的职责,也能成为岗位绩效考核和评估的基础。
2、 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
考核制度的制定对考核的结果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影响。在操作绩效考核时有很多的步骤,每一处的细节都不容忽视,按照绩效考核推动的进程,大致可以分为绩效目标制订阶段、绩效辅导阶段以及考核及反馈阶段。
绩效考核制度的确立,应该在绩效考核实施之前。①绩效目标制定阶段。考核前,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应确定共同的目标,拥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企业各部门形成一股合力。总体来说绩效承诺目标的来源由低到高,主要分为职位目标、部门目标、团队目标、和企业目标。②绩效辅助阶段。绩效辅助阶段是计划和目标达成的过程,也是有关数据的搜集过程。在这一阶段,在部门内应建立双向的沟通机制,通过一些定时的总结、汇报,是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明确一定阶段的目标,同时,这些记录也可以为之后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③考核及反馈绩效结果阶段。考核以及反馈绩效结果阶段主要的任务是搜集和整理所获得的信息,同时,根据被考核者的个人绩效承诺,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根据考核的结果,主管部门应及时地跟员工进行沟通,帮助他们提高业绩。对于那些跨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般把绩效标准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绝对标准的评价重点在于以固定标准衡量员工,不去和其他员工相比较。相对标准就是将员工间的绩效表现相互比较,也就是以相互比较来评价个人工作的好坏。此时每个人既是被比较的对象,又是比较的尺度。
3、 培养合格的考核者
在企业绩效考核中,考核者起到的作用非常的重要,因此,对于考核者的要求也相对的更加严格。在考核前应对考核者进行相关的培训,例如:要对考核者进行有关规避晕轮效应、居中倾向、偏松或偏紧倾向等方面的培训。以避免在考核过程中,考核者以偏概全,断定他别的方面一定好,或是某一方面一定不好。也避免考核者不从事实出发,从而让企业的考核变得公平公正,让考核变成一把衡量企业员工的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