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是一个经理和员工之间的持续对话过程”,注意,是持续,因此,考核指标制定完成,只是完成了第一步的对话,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对话就是辅导和面谈。绩效辅导这个环节经常被企业忽视甚至忽略,在制定指标的时候,大家的参与热情很高,能连续忙碌几个月,这时候企业一把手的参与度也比较高,非常重视考核指标,经常亲自修改下属指标,包括基层员工的考核指标也都会亲自过目。一个极大的反差是,当考核指标确定了,每个人的业绩合同也都签署了,企业又归于平静了,又回到了以前的常态,企业一把手把目光转向了战略和市场,经理又回到了以前的工作习惯,似乎考核工作已经大功告成了。
绩效辅导环节的缺失导致了考核的时候意外经常发生,经理和员工对考核指标理解不一致,经理指责员工不努力,员工抱怨经理没有说清楚,最终大家都疲惫不堪。
绩效管理的价值在于帮助员工改善绩效,构建经理和员工之间的绩效合作伙伴关系,帮助员工和组织一起成长。那么,如何帮助员工成长,如何发现员工绩效不佳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是经理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当员工绩效不佳的时候,我们要首先明确的一个问题是,员工知道自己的绩效不佳吗?通常,员工认识到错误的存在,也愿意去改正,但他们并认为那是问题。
举个例子,假设我是管理工厂后勤的负责人,由于天气炎热,导致用电量过多,电力负荷不足,经常停电。我的领导找我来谈话,“小赵,最近工厂停电,这不正常,赶快去修。”于是我领了命就去组织修理,半个小时后,故障排除了,电力又正常运行了。我也认识到停电造成停产是一个错误,但我不一定认识到这是个问题,我能认识到的错误是电力系统坏了就去组织维修,修好了就没事了。由于我没有认识到这是个问题,没有认识到这可能是哪个环节管理不善造成的,可能会给工厂造成停产待工等严重问题,所以我就不会想到要系统检查电力系统,是否需要增加变压器容量,是否要更换线路,是否要限制某些不必要的用电浪费,而我只知道去修理坏掉的地方。这就是绩效问题。需要通过绩效分析去发现真正的原因。
所以,你要想知道员工是否清楚自己的绩效不佳,最好的办法是问他们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1、“你怎么知道自己的工作绩效如何?”
2、“你如何衡量你的表现?”
3、“叙述一下怎样才叫好的表现?”
4、“当你做错事时,你怎么知道?”
5、“叙述一下怎样才叫不好的表现?”
在这个前提的基础上,我们来对员工的绩效进一步分析,通常,影响员工绩效不佳的原因有16个,下面我逐一进行阐述。
第一:员工不知道该做什么
这是比较常见的原因。员工不知道该做什么通常有四个答案:
1、 员工不知道什么是该做的;
2、 员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
3、 员工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
4、 员工不知道什么才算是完成。
最后一个原因是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不知道什么才叫完成,所以,可能的情况是,任务安排下去了,员工也在做,但是做出来的东西和经理要的东西差距很大。知识型员工做的很多工作都是创造性的工作,不像车工、钳工、木工那样有明确具体的标准,知识型员工工作的要求通常都在经理的脑子里,如果经理没有详细地告诉他们要做什么,那么员工是无法准确地知道什么才叫完成的。
另外,你在安排工作的时候用过“不赶”、“不着急”、“你自己看着安排”这样的字眼吗?效果如何?例如,经理在安排工作的时候,员工问经理:“什么时候要?”经理顺口说了一句“不着急,你看着做就行”。于是这个员工就认为这个工作可以放两天再做也没事,领了任务就去做其他他认为更重要的事情去了。没想到的是,没过三个小时,经理就来催:“小王,怎么样,我安排你的工作做完了吗?赶快给我,领导要看。”可以想象的结果是,小王肯定会很郁闷,甚至会很愤怒,心里会想,这个家伙,刚刚还说不着急呢,转眼就和我要结果。
一个模糊的词语是无法让人理解的,经理的“不着急”也许意味着三个小时以内,而小王心目中的“不着急”可能就意味着两三天了,作为经理,你无法控制别人想什么,但你可以影响别人做什么,你要做的就是明确地告诉员工你的截止期限。只有这样,小王才会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规划自己的工作,完成经理交给的任务。
所以,经理在安排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明确标准、开始时间、截止时间,给员工一个清楚的指令。
第二:员工不知道该怎么做
员工不知道怎么是因为知识、经验和技能不足。很多企业的培训体系非常不健全,员工培训没有系统的规划,培训目标没有和员工的绩效表现结合,没有做到问题导向,经常追捧热门课程和明星讲师,一番热闹之后,员工什么也学不到。更多的企业没有建立内部培训体系,最多只是以老带新,在工作上指导指导,缺乏系统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
很多企业在培训之后,并没有对员工进行测验,员工是否掌握了技能,是否可以把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对于这些经理没有明确的认识。通常,员工带着耳朵听课,听完了也就完了,甚至笔记都不做,更别说课后的练习了。我们指导对于一个新东西,员工要经历知道、相信和行动三个阶段,知、信、行之间是有现有顺序的,员工知道了才会信,信了才会去行动,行动之后知识才会转化为员工的行为和绩效结果。以前都说知识就是生产力,现在看来,知识的本身并不是生产力,知识的运用才是生产力,只有把知识和员工的工作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效的生产力。企业的培训往往只是停留在知的层面,甚至员工知了没有,知道了多少,企业也无从知道,没有任何形式的考试测验,这是其一。
其二,企业会让一些有经验的人培训新人,很多企业都有师傅带徒弟这个机制安排,让员工凭借自己的经验指导新员工,让员工可以快速地掌握工作流程和技能,快速上手,进入工作状态,这个机制是没有问题的。问题,这个机制经常停留在一个口号和号召上,缺乏配套的机制,比如师傅的奖励问题,比如师傅的教育方法训练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经常被忽略,直接把一个新人扔给老员工,老员工能做的就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