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绩效考核 > 绩效管理不能一竿子插到底

绩效管理不能一竿子插到底

发布时间:2017-06-06编辑:玉君

  导语: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要保证公司分解到部门目标的实现,即只对部门就行了,根据考核结果对部门实施奖罚,至于部门的内部管理,则交给部门经理,赋予他们权力。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绩效管理不能一竿子插到底的经典范文,欢迎大家借鉴阅读!

绩效管理不能一竿子插到底

  做绩效管理很多年了,应该说积累了不少经验,也看过很多案例,但成功的不多。参加HR各种活动,绩效管理是大家讨论最多的主题之一,被公认为是人力资源管理所有模块中最难的,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多年,我觉得有时候可能是不知不觉中将手段当成了目标,为了管理而管理。

  其实任何管理都涉及到对人的绩效管理,而且古已有之,只不过用的时候不叫这个词,印象最深的当属盛行于战国时期的“首虏率(百度百科:古代按首级及获俘数量评核军功的标准)”,尤以秦国执行得最为有效(当然其残酷性的一面这里就不说了),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秦国军队强悍的杀伤力,为其统一大业做了很大贡献。再比如80年代初农村由“大锅饭”到“包产到户”,打破了低效率的生产制度,从某种意义说,也是绩效管理的经典运用。

  看看我们企业的绩效管理,有的经理拿它当武器,觉得是管理属下的一大利器;有的经理则每到月底月初就头疼,面对几张表无所适从;有的则无所谓,应付了事。同一个部门,有些不用绩效考核制度的部门业绩也很好,而有些使用绩效管理制度的部门会怨声载道,甚至时不时的出现辞职风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个人认为主要缘于被考核对象工作的内容和部门经理的性格。

  从人性看,群体总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的,绩效管理的一大难在于“不均”,事实上是很难做到公平。大家都知道销售、生产部门的绩效管理相对比较容易,因为这两个部门的业绩比较好量化,能够做到相对公平,而对于其它部门如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则很难,很多工作难以量化,而且这些部门每个岗位工作内容都不一样,难以公平的比较。如果不进行公开的考核,员工就不会比较,一般的经理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因材分配任务,不会造成不公平。有的部门人员素质普遍都比较高,业绩均比较出色,如果非要弄个强制排名,不但领导难做,员工心里也不爽,这样的管理当然会适得其反。

  还有,如果实行打分制,往往分数都比较高,尤其是国企,这很大程度上与国民性格有关。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这是我经常会提到的一个事,因为但凡管理,均无法回避这个问题),我们古代历来倡导以和为贵,不喜欢冲突,不喜欢得罪人,很多人往往不忍对下属下手扣分,不愿意对外公开揭下属的短,更愿意在部门内解决问题。有的部门经理由于自身的人格和管理素养,即使没有管理工具,也能对部门人员进行很好的管理,而利用公开的绩效管理制度,反而不知道怎么管了。

  当然有的部门经理却相反,对绩效考核制度产生了依赖,没有了这制度还不行,从效果上看,似乎还不错,员工迫于考核的压力一般都会完成,但是这些部门的离职率普遍都比较高。

  如果绩效考核只到部门呢,由于操作一般是由人力资源部(有的是企管统计部门),代表的是公司,人情的压力小多了,客观性强了很多,由于把任务分到部门,部门目标实现了,公司目标也会实现,部门经理头上有业绩指标,无论如何他是要想办法完成的,至于怎么完成,就要看其管理能力了。这样,不同管理者不需要服从一种管理方式,可以依据自己和团队成员的实际情况采用最为有利的管理方法,达到团队的最高效率,灵活性大大增强。如果部门业绩不佳,那只能说明这个部门经理称职。

  所以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要保证公司分解到部门目标的实现,即只对部门就行了,根据考核结果对部门实施奖罚,至于部门的内部管理,则交给部门经理,赋予他们权力,也许更符合中国国民性格和文化特征,不要一竿子插到底了。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