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人员需要深入一线,了解基本情况,建立相对完整的数据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没有必要再为绩效管理而恼火相关文章,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yjbys.com/hr)。
实战派绩效管理专家罗元福,在给一家科技公司做内训时提问:“大家对绩效管理工作有什么感受?”
没想到,这句提问挑起了该公司老板的“怨气”:“唉,一言难尽!我们做了这么多年,员工始终都不满意!不做嘛,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对员工进行考评;做嘛,还整出很多不和谐,甚至纰漏。现在真的不知道是做还是不做!”
很显然,曾备受企业推崇的绩效管理,如今正在遭受莫名的怀疑。王石的绩效主义脓包论,更给风风火火地推行绩效管理实践的中国企业当头一棒。绩效管理为什么难做?又为何做起来叫人“窝气”?甚至成了很多企业的“死穴”或“雷区”?
重新定义绩效管理
“我不懂什么叫绩效管理,有业绩才是真理!”
当你对绩效管理提出怀疑的时候,是否对其本质认识得足够清晰:绩效管理到底是什么?它到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先扭转一个最初级的认识,绩效管理不是绩效考核!后者往往关注结果,以奖罚措施来衡量;而前者更关注过程,关注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更关注公司的长远未来,是一个持续改进的管理闭环。
在罗元福的定义中,“绩”代表业绩,“效”则意味着效率和效能。绩效管理是对组织和员工的业绩、效率、效能进行管理,以培育持续高绩效的核心组织能力。试想,如果不对组织和员工的业绩、效率、效能持续加以改进,企业哪有持续利润给员工发奖金?哪有长期发展的资本立足于市场竞争?
破解绩效管理的难题,必须从对绩效管理的重新认识开始。考核不是分配报酬和奖惩的手段,而是为改进组织和员工的绩效能力。
从观念上转变,关键是要注重与员工的持续沟通。无论是绩效计划的制订、绩效的实施和评估,还是最终的反馈,每个环节都应在良性沟通中建立积极的导向。如果员工闷头干活,而经理也不去关注,只是等到年中和年末时,设计一套一厢情愿的考核表,并不能真实反映员工的表现,势必会遭到员工的曲解。
让绩效管理发挥正能量
绩效管理做好了是功德,做不好就成了“整人”。最极端的做法是被当做小团体排除异己、搅乱管理秩序的工具。这种不良现象在管理规范的国际欧美公司亦同样存在。
因而,学术界和管理界对绩效管理一直存在争论。正面的观点认为,绩效管理的本质是帮助员工改善个人绩效,进而改善企业的绩效,二者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方则认为,绩效管理只会制造麻烦和混乱,让员工和企业站在尴尬的对立面,成为破坏企业稳定的一把利剑。
绩效管理确实是一把双刃剑。罗元福在本书中主张,绩效管理要在整个企业中发挥正能量,从各个环节激励企业发展,而不应把它当成“秋后算账”的利器。
对于上述争论,关键不在于绩效管理是否有价值,而在于能否提出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让它变成真正推动企业发展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