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关于班组的绩效考核会遇到哪些烦恼?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巧妙化解的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组考核遇难题影响企业绩效
在生产型企业的绩效考核中,企业要完成其生产经营目标,就必须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将总体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到各生产经营单位,而班组作为目标实施的基层单位,以及指标承担者,其绩效直接影响着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完成,可以说班组是实施企业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但是,实际操作中在这一关键环节存在诸多问题,诸如:有些班组长对如何有效地分解、完成绩效考核指标感觉到很棘手;有些班组长面对一大堆考核指标,不知道哪些是关键指标,哪些是一般指标;有些班组长在对指标进行分解和制定时,忽略了要与班组成员进行沟通、协商,导致指标得不到下属的认可,给指标达成带来很大的困难;有些班组长为了想让自己的员工在考核中多拿奖金,竟然不顾客观实际,人为地提高考核指标数值,结果使本来可以完成的考核指标难以实现,员工连基本的奖金可能都拿不到;有些班组长在完成考核指标时,顾此失彼,不懂得适时对考核指标进行调整,结果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有些班组长对考核指标理解有误,对考核计算公式不熟悉,导致指标完成值与实际考核值不相符;
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解析如何处理班组在绩效考核中所遇到的类似问题。
明晰原则是考核有效的基础
案例:某有色金属冶炼公司,2011年1月,给该公司承担铜冶炼任务的焙烧车间下达了全年的生产经营目标任务责任书,其中明确规定了该车间的考核指标、考核方式,并指出公司建立以产品加工成本、产品产量、质量、金属回收率等为主要考核内容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完成与工资总额以及奖金的80%挂钩。同时,提出了6S管理、环保指标、员工在职培训率、设备工艺小改小革项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OHS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达标率等指标为保障性指标体系,与员工奖金的20%挂钩。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知道,公司给车间下达的指标中包括了两大部分,即主要考核指标、保障考核指标。根据这种情况,该车间管理层先后五次组织各作业班组长,开会讨论如何将车间指标与任务分解到各个生产作业班组,并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与考核办法。
经过自上而下,反复论证,最后各作业班组长一致认为,要完成2011年公司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在具体实施和运作中,关键要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客观实际,抓大放小。目标责任书包括主要考核指标、保障考核指标,总计指标数不下十个,但是作为生产作业班组必须要抓住主要考核指标,即关键性考核指标(KPI),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公司整体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而对于保障性指标可以安排辅助作业班组来完成。根据生产作业班组和辅助作业班组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不同,客观实际地制定各个班组的考核指标。
上下协商、共同认可。车间负责制定各班组的考核指标及考核办法,制定出来后先交给各班组长进行讨论、修订,班组长再将各考核指标与考核办法下发到班组每位员工进行讨论,反复论证,取得一致意见,并经过全体员工认可后,正式公布考核指标与考核办法。
指标三化、证据收集。对于能够量化的指标一定要量化,如产量、成本、回收率;对于不能量化的指标要细化,如质量指标;对于不能细化的指标要流程化,如6S管理指标等。所有考核最好用数据说话,平时要注意原始数据的收集、保管。
宽严适当、难易均衡。对于公司给车间下达的任务和指标在分解给班组时,要考虑制定的指标难易度,以及各作业班组完成指标的可能性,不能随意设定一些不切实际、根本无法完成的指标;也不能随意就降低指标。比如“金属回收率”指标,公司给车间规定的目标值为99%,力争99.3%.这个时候不能为了争取公司的奖励工资额,在给班组制定或分解任务和指标时将99.3%定为目标值,力争目标值定为99.8%.
适时调整、平衡发展。在制定和分解目标后,作为车间、各作业班组,要每月对各项考核指标进行分析总结,对于连续2-3个月完成好的指标,在下个月度进行考核目标设定时,可适当降低考核所占的权重;对于连续2个月完成不理想的指标项,在下个月制定考核目标设定时,就必须适当进行调整,加大考核权重,以确保关键指标的完成。比如“产量”指标,某生产班组连续两个月都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但是“金属回收率”指标,三个月一直保持在99%这个目标值不动,车间在下个月考核目标设定时,就要适当调低“产品产量”指标的考核权重,加大“金属回收率”考核权重。
五项检查,保障目标。在车间给各作业班组设定具体的考核目标时,各班组应当对每一项考核指标进行审核、检查,一是看其指标的设定是否做到了明确清晰;二是所设定的指标是否能够衡量;三是下达的指标值是否结合作业班组实际,可以完成;四是每项指标完成时间是否有明确的要求;五是指标与指标之间是否存在着关联性。通过这五方面检查,确保目标的有效性,可行性,关键性。
解说词与计算公式相互配合。每一项考核指标设计完成后,一定要附加考核指标的解说词,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同时,在每一项考核指标前最好附有完成这个指标的前提条件,以减少考核操作中的疑惑、失误和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