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一些企业的重视,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更是把它看作是企业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法宝。于是,他们不惜花重金组织员工进行培训,有的还出巨资把员工送到国外进行深造,作为员工一方来讲,不仅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学习,而且更是把是否让自己有培训学习机会看作是企业给自己的一项福利待遇,有的中高层人才在择业时,也把企业是否提供培训学习当作个人选择企业的一项必要条件,所有这些,都足以说明企业和员工对培训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但是,在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近些年却出现了一种截然相反的现象,那就是员工不愿意参加学习,领导为员工不愿意参加培训学习而伤脑筋,从我这些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经历,以及和许多员工交流中,我认为员工之所以不愿意参加培训学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没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和培训制度
有的企业整天说要抓好对员工的培训学习,但是公司却没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和制度。培训完全是随意性的,无计划性,需要什么了就培训什么,既无培训体系,又无培训制度。员工参加培训不参加培训,培训效果如何没有一个考核与评判标准,于是,培训成了培训部门完成上级任务的工作,员工参加培训也成了工作的一个部分,培训完全成了形式主义,这样的培训结果自然是不用说了。
二、主管培训的人自身不具备做培训工作的资格和条件
许多公司把培训当作谁都可以做的一项工作,随便选一个人放在培训岗位上,既不对其是否具备培训师资格进行评判,又不对其进行上岗前的一些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许多主管培训的人连最基本的培训计划和培训费用预算都做不了,更不用说做PPT课件,使用和维护多媒体设备了,试想,一个主管培训的人都不知培训是何物的,要说让他把培训工作做好,那几乎成了“纸上谈兵”。主管培训的人都是这样的水平,要想让他去做好培训的宣传和组织工作,那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对主管培训的人员应该多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多组织他们参加一些交流活动,尤其是让他们参加国家培训师职业技能鉴定,这样才会是主管培训的人具备胜任能力。
三、培训过程缺乏监控,培训结果缺少评判
在培训工作实施中,对培训的整个过程没有一个监控办法,于是,参加培训的员工出勤情况,听课氛围,培训师授课效果等等信息一概不知,培训工作结束后甚至不对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知识和技能考核,有的虽有考试考核,但是也是让员工抄抄书,答答题,根本不能真正体现出参加培训的员工通过培训学到了什么,懂得了多少。培训工作结束后,也不对培训效果进行评判,不对参加培训的员工工作绩效进行跟踪评估,培训完了,一切就结束了。也使得公司一些领导看不到培训工作投入与产出信息,因此,进一步加大了培训工作得不到重视的程度。
四、没有培训奖惩制度
对于每项培训没有一个奖惩制度,培训中一些员工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也没有一个处罚办法;对于一些部门对培训工作不支持、不配合也没有什么措施进行约束。培训考核对于成绩优秀的员工没有奖励措施,对于培训考核成绩太差的员工也不进行处罚,使得培训工作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不仅极大的挫伤了员工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使那些本来就不愿意参加学习的员工,以及对培训工作不重视的部门领导更加变本加厉。
五、重管理人员培训,轻视一线操作人员培训
有些单位把大量的培训经费用在管理干部出外考察上,而这名为出外考察,实为变相旅游。在国有企业,由于还实行干部和工人分开管理的原因,许多干部方面的培训,培训部门很难掌控。一些主管领导带头违反培训必须事先进行申请,并到培训主管部门审批的程序,使得许多培训项目根本就不通过培训部门,但是所花费用最后都走培训经费报销,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也使老百姓对培训经费大量用在领导外出参观意见很大。有的单位一年培训经费的90%都用在了管理干部,尤其是中层干部的外出考察上,所剩的10%培训也是基本用在特种作业员工资格证审核和办证上,真正的用于一线操作员工身上的培训几乎没有了。
六、公司薪酬制度和用人制度存在弊端
薪酬同员工学习能力,以及员工学习好坏没有挂钩,培训工作完成好坏没有和领导奖金挂钩,晋升和一个人知识能力没有多大关系,因此,造成员工不愿意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用处,这个现象在国企表现尤为突出,这是国企的大环境造成的。有的公司数十年对员工不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许多人都退休了,干了一辈子电钳焊工,论技术技能足够高级技师水平,但是,最后离开企业了,连个高级工都不是;有些喜欢学习的员工在外面考试拿到职业技能资格证了,但是却享受不到相应的待遇,因为公司不认可你在外面参加的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另外,有的公司在专业技术待遇上存在严重问题,比如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津贴都享受十几年了,但是像其他管理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如经济、政工,统计,财会等等)却一分钱的技术津贴都没有,而当初评定职称时却是一个标准,一个要求,这种不公平的制度严重影响员工学习和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七、员工对培训目的认识不清,培训意愿不强烈
有些员工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所在岗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也能基本胜任本职工作,没有必要再进行学习和培训,甚至错误的认识这是公司给自己“上套”,在国企有这种思想的人还真不少。由于国企大环境的影响,员工工作基本还属于“铁饭碗”,所以他们感觉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国企工作绰绰有余,根本不需要再进行什么“充电”、“培训”,因而,他们不懂得企业给自己提供培训是增强自己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好机会,也不明白个人在当今社会具备更多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意义。加之,一些老员工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接受知识和技能学习培训的能力差,在培训学习中对教师所传授的课程听不懂,于是,对培训学习产生厌倦心理,这些也直接影响了其参加培训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八、授课内容单调无味,授课讲师授课技巧平淡
许多企业在每次培训时,对培训课程事先缺乏严格审核,有些课程基本和工作没有多大关系,甚至说员工听了学不到实际的东西,讲授的内容全是大话空话,有的连一点实际的案例也没有。授课形式上,仍然延续以前的老传统“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一些授课老师口才技巧不佳,有的根本不具备作内部培训师的资格,甚至不懂得授课互动,只知道自己在台上哇哩哇啦,全然不管听课人的感受,最后只能是“台上讲课,台下睡觉”。
总之,要想使员工自愿参加培训,热心关注培训,把培训当作是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一次机会,当着是企业给自己的一项福利待遇,我认为不是靠说几句话,发几个制度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必须要认真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从深层次真正解决导致员工不爱学习,不愿意参加培训的几种因素,比如培训的公平性、优秀学员的奖励制度、薪酬制度、晋升制度、培训与领导奖金挂钩制度、职业技能鉴定连续性、专业技术人员待遇公平性、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文章的奖励制度等等。只有这样培训工作才会搞得有幸有色,培训也才会变成员工自觉的行为,建立学习型组织才不是一句空话。
员工不愿意参加培训学习,作为企业和主管培训的部门,必须要对此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根源,从员工不愿意参加学习培训的种种原因进行入手,“对症下药”,只有这样培训才会得到公司领导和员工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