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企业如何提高企业培训的有效性,使培训效果最大化?想要了解更多学习,就来这里看看小编收集的这篇文章吧。
提高企业培训的有效性,使培训效果最大化
正当前,企业培训越来越被重视,事实证明,通过培训使企业拥有了合格的人才,进而也提升了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因此,实现企业培训有效性就成为企业发展非常关键的因素。然而,目前部分的企业在培训效果方面却不甚令人满意,流于形式的培训最终影响了培训的有效性。培训是对人力资源最重要的投资之一,企业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而提升其工作业绩,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如何提高培训有效性就成为很多培训管理者和企业管理人员所头疼的问题。
培训是企业造就人才的一种重要的途径,有效的培训不仅能够促使员工技能得到提升,而且能够有效的提升员工的忠诚度和凝聚力,以保证企业人才输送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企业培训部门是企业人才的培养输送基地,因此培训部门职责的完善性、培训部门核心能力的高低,影响着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然而,传统的培训在职能定位上仅仅做到了“组织培训,跟踪培训”而对于整体培训体系建设以及方针性培训方案设计和之后的跟踪培训均有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培训职能缺乏系统性、完善性,培训职责项有缺失;培训的开展缺少针对性,培训容易走形式主义,培训效果不佳。
针对此,华恒智信分析员结合多年的咨询实践经验和培训管理工作经验,指出大多企业从事培训的员工往往忙于组织各类培训活动,而忽略了培训效果的评估,更忽略了对培训体系的改进,同时,华恒智信分析员指出,企业培训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对员工培训的实施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培训需求评估
培训需求分析是由企业有关人员收集有关组织和个人的各种信息,找出实际工作绩效与绩效标准之间的差距,从而进一步找出组织及其成员在知识、技术和能力方面的差距,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谁需要培训等 。它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有效地实施培训的前提,是现代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对企业的培训工作至关重要,是使培训工作准确、及时和有效的重要保证。
二、培训项目设计
所谓人力资源培训项目的设计是以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培训中的问题和需求,确立目标,明确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步骤,选用相应的培训方法和培训媒体,分析、评价其结果,使培训的效果达到最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以及培训对象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培训项目的设计相对来说是一项比较具体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确定培训的目的或目标、设计课程和课、确定教学方法、选择培训主体(确定培训师或选择外部供应商)、培训活动的后勤设计、设施管理等。
三、培训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培训项目确定后,将培训项目落实成为可见的培训内容,在将课程展现给受训者之前应该完成的工作。课程设计的实质就是对学习目标进行排序。课程的类型通常包括,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集群式模块课程等。培训课程设计原则:符合现代社会和学习者的需求、符合成人认知规律、系统综合原则、最优化原则。
四、培训师的选择
培训师包括内部培训师和外部培训师两大类,其中,内部培训师可以由总经理和部门主管、具备特殊技能的员工、培训专员等组成,外部培训资源包括,培训公司的专业培训人员、大学、科研院所、职业技术学校、公开研讨会和专题训练会、合作伙伴等。华恒智信分析员指出,与外部培训师相比,内部培训师有着了解企业实际情况、费用低等优势,企业建立一支优秀的内部培训师队伍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企业需要建立配套的内训师培养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等,以提升内部培训师的工作积极性及培训的有效性。
企业培训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而只有提高企业培训有效性才能实现预期目的。企业要提高培训有效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必须通过以上四个方面对与培训体系进行完善,加强培训工作的全面性,大幅度提升培训效果,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培训部门的核心能力,从而更好地保障企业人才的持续培养,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建立,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切实提高企业培训的有效性,实现员工和企业“双赢”的效果。
[知识拓展]
七个秘诀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员工参与培训积极性不高,就会使培训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培训目的,造成资源的浪费。那么如何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就成为管理者关心的焦点。
当今社会处于科学飞速发展的时期,企业之间面临着殊死的竞争,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之中生存发展,确保企业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将成为社会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根据实践经验和学者研究成果反映的情况来看,尽管企业对于员工培训进行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投资,这些投资到底能够为企业带来多大利益却尚不明确。
而现存的许多培训更过的流于形式,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员工认为培训等于浪费时间,或者把培训当成“休息”,甚至员工参加培训还需要相关领导或部门强制要求。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也发现投入了大量的培训资金和精力、时间,培训仍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员工的工作技能得不到提升,所存在的工作问题也仍得不到解决。
针对员工培训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企业培训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总结,以进一步提升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以进一步保证培训效果。
第一,改变培训理念。
培训理念的改变不仅仅指高层培训理念的转变,受训员工的理念同样需要改变。
一方面,改变高层的培训理念。企业领导者需要重视培训,在决定是否采取某一项培训时,一定要进行详细的、深入的调查,依据企业的现状、所处的环境及发展目标,详细的制定出各部门、各岗位的培训计划,根据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做到培训有明确的目标。
另一方面,努力转变受训员工的理念。企业管理者需要让员工意识到培训是员工获取知识以及提高运用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培训能为员工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让员工从心底意识到培训是真切的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件,让员工树立忧患意识,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力。
第二,建立合格的培训制度与管理体系
企业培训工作的重点是企业员工培训的制度化问题、培训规模与培训目的和方向问题以及把员工培训纳入企业用人体系之中。必要的培训管理体系包括培训制度、培训政策、管理人员培训职责管理、培训信息搜集反馈与管理、培训评估体系、培训预算及费用管理、培训与绩效考核管理等一系列与培训相关的制度。
企业要认真指定培养规划并将其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及时指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培训计划,对员工股培训内容、方法、师资、课程、经费、时间等进行系统的安排。建立职工培训激励机制及时对各项制度、机制的运作进行检查,以保证企业员工培训的系统、科学化和持续化。
培训激励机制是调动员工发挥积极性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培训激励制度有实效性就要从企业培训激励的培训方法、内容、培训时机和考核等问题入手:恰当的对象和时机是员工哦培训激励时效性的前提;科学的培训方法是员工培训激励时效性的关键;创新考核模式是当代员工培训激励实效性的保障。
第三,将培训与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
职业生涯规划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设计、规制了各个不同程度、不同内容的短、中期目标的达成时间和相关途径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激励员工向其职业生涯的终身目标迈进的全过程。
只有把员工培训以及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将员工培训渗透到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各个阶段中去,加强培训和员工个体发展之间的精密程度,培训效果才能更加完美。
建立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的企业培训体系意图在于把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员工的特点、培训需求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指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方案,使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并协调一致。
员工的发展和培训同步,或培训略超前于职业发展。通过分析、评价员工的能力与价值观等,确定双方能够接受的职业生涯目标,并通过培训、工作轮换预计丰富工作经验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第四,确定培训的目标。
培训目标是指导培训工作的基础,衡量培训工作效果的标准。培训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和改变员工的态度。之后的间接目的是使企业与员工形成共同目标以维持企业的持续发展。一般而言,员工培训有一下几个主要的目的即优化人岗匹配;提高员工的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以及有效的沟通和团地合作。
第五,准确的分析培训需求
所谓的“培训需求”包括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三个方面。需要通过科学的调查共具和数据分析变焦员工现有的能力素质水平与为完成组织目标所期望的员工能力素质水平的差距,分析出这些差距中对于培训有益处的方面,进而确定培训的内容。培训需求分析可以帮助培训经理确定哪些人需要培训,需要培训什么内容。
培训机构在了解员工的生存和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围绕培训目标期望、培训内容需求、培训师资要求、培训形式选择以及培训时间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为培训目标的确定和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的选择提供科学的依据,也可以借此寻找培训的差距,针对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培训的策略。
有效的培训需求调查决定有效培训的结果。准确地把握培训需求调查的真实性并从中找到培训的重点,泽斯确定培训需求调查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而确定调查内容得真实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确定有效的调查内容;确定有效的调查方式;确定有效的调查员工;确定有效的共同技巧。
第六,制定灵活选择的培训方式,提供培训形式上的吸引力。
改进传统的培训方法,采用多种培训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各种培训方法对于不同部门的员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样的方法,对于不同部门的员工,具有不同的效果。“因材施教”是教育培训工作之中需要的遵循的客观规律。
在培训中改变传统的培训方法,实现培训方法的现代化,即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利用管理、教育、心理等领域的最新成果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注重理论的引导与员工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相结合,提高培训的整体效果。
第七,重视培训考评和训后质量跟踪
企业的培训注重行为导向,也就是说,看培训的质量高不高,效果好不好,主要看培训的内容在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中落实得多不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培训中要有“触动”,培训后要有“行动”。
所以,在培训体系的运作中,培训考评和训后质量跟踪是很重要的一环。要先制定考核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培训,训后进行各种形式的考试或考核。成绩全部填入专门的人事管理档案,作为量录用、晋级提拔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资料。
培训后,还要进行质量跟踪。在受训者返岗工作后定期跟踪反馈,以确认受训者在各方面的是否有进步和改善,也可进一步发现工作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为制定下一步的培训计划提供依据。质量跟踪除包括培训的内容外,还应包括公司对员工基本的仪态仪表、语言表达、知识技能和敬业精神要求。
质量跟踪调查的方法包括员工自查、互查、听取部门主管的意见等,也可由培训部门随机从员工中抽取人员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问卷调查。如果员工的岗位性质是面向顾客的,也可使用客户反馈调查法:设计用户反馈调查表,随服务项目送达用户手中。使用这种方式,要注意采取适当激励形式,确保调查表的回收率。
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是目前企业在员工培训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同时也是最紧迫的问题。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重视培训的作用,应该着手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即完善培训制度,提高培训质量;依法建立劳动培训关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自学,加大岗位培训的力度。只有这样,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才能提高。而只有真正提高了员工参与培训积极性,才能实现企业赢利和员工进步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