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于1937年的佳能作为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始终将经营的“多元化”和“全球化”作为基本战略。80年代中国政府与佳能公司的高层互访为佳能在华事业迈下了坚实的一步,在“共生”理念作为核心思想的企业文化指导下,佳能逐步植根于中国土壤并开始努力成长,凭借在数码产品等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及增长率的遥遥领先的霸主地位,成为备受中国消费者亲睐与信任的知名品牌。
解读佳能的成功,尤其是当我们寻找佳能在华事业取得长足稳健发展根源的时候,不难发现它的背后不仅仅是作为日企所共有的严谨精细、规范效率,更重要的,是它有着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企业文化作为战略发展的有力支持,那就是“感动与共生”。
“Delighting You Always 感动常在”——这是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小泽秀树经常对客户讲到的一句话,也是佳能公司的企业口号,它更是诠释了佳能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所倡导的一种责任理念。何为“感动”?那是一种在记录经典时刻所心生的那份愉悦与感动,而佳能的产品恰恰能够给客户带来这种幸福感,而这种幸福恰恰也感动着佳能的员工,为自己所设计的产品,所从事的工作而感到自豪。佳能正是以这样一种充满着仁爱之心的理念融于中国市场,传递与客户,并感染着自己的员工。而仁爱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儒家之所以把“仁”概括为做人的最高原则,它的根本含义就是爱人。孔子的“仁者爱人”的哲学思想更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论点。一个企业所具备的仁心是有别于亲情和爱情的血缘之亲,它是基于“仁”的社会道德伦理修养,有仁就会爱别人,关爱别人,感动别人,别人也关爱他。由此可见,企业的仁爱不仅体现在关爱员工上,还要对社会及普通大众有所尊重。
佳能正是遵循了孔子仁爱的核心思想,没有忘记企业立足的根本,对内不断改变传统日企等级森严、中规中矩的刻板形象,让在华员工更加能体会到温暖与关怀;对外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在环境保护、公共医疗、教育启蒙、文化传承等各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通过自身的产品和技术贴近大众,贴近生活,通过感动的作品拉近与大众的距离,产生共鸣,使得品牌与口碑深入人心。可以说佳能的感动源于仁爱,有爱就会有感动,佳能做到了,所以佳能成功了。
“共生”是佳能一直沿用了16年了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旨在倡导忽略文化、习惯、语言、民族等差异,不仅需要同顾客、社区,还要与各个国家、地区,以及地球自然环境等,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同时担负社会责任。并努力建设全人类永远“共同生存、共同劳动、幸福生活”的社会。这是佳能公司作为一个全球化企业所做出的承诺,也是其能够融入中国市场并坚实发展最有效的一条法则。“何为共生”?使企业与自然、企业与社会、员工与顾客能够达到利益共赢,和谐统一便是“共生”一词最好的诠释,而“共生”一词的来源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共生”即为“太和”,北京故宫世人皆知,而为什么作为明清国家最高权力机枢的故宫三大殿是以保和、中和、太和等三和命名的?为什么皇帝召集文武大臣议政的殿是被称为故宫中枢的太和殿呢?其实太和是中国古代管理和统治一个国家的最高境界。周史伯曾说过“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庸》的“和也者,天下达道也”。汉儒董仲舒也说:“德莫大于和,和者,天地之正也。”这都是在表述“和”对于管理和治国的重要性。中国历代管理者都把太和作为最高的理想和终极的目标。何为太和?其实《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给出了答案。“太和”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都是和谐的。这种最高形式的和就是太和,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天人合一”的哲学。
执政与管理是相通的,佳能的“共生”正是遵循了管理企业的最高境界的太和之道,而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的实质就是和谐管理之道。佳能公司能够深入到中国13亿消费者中去,与每一位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不断为中国市场提供优质的影像产品,并持续完善售后服务,在用户享受到佳能带来的快乐与感动的同时又积极投身于环保、文化、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这些行动正是企业,员工、社会及自然达到和谐统一,也是太和之道在跨国企业在华经营管理中最佳的成功实证。
佳能的“感动与共生”,源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仁爱与太和”,而仁爱与太和是一个企业所必须具备的两个文化理念,企业需要在经营实践中把仁爱与太和辩证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这个企业才会达到“上下同欲”的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只有企业家和员工自身拥有“仁爱之心”和“太和之德”,这个企业才能实现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仁爱与太和”也是佳能公司在华运用中国化管理智慧最为成功的典范之一。
作者:孔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