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企业文化 > 企业文化建设的3大误区

企业文化建设的3大误区

发布时间:2017-04-18编辑:唐萍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浪潮,从美国开始就蔓延至全球并带来了一场企业管理的新革命,其理论和实践给当代企业管理以深刻的影响。可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却不少误区。下面是yjbys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企业文化建设的3大误区,欢迎阅读借鉴。

企业文化建设的3大误区

  1.企业文化的“趋同空泛化”现象

  企业文化的旋风使很多企业醒悟,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于是乎一些企业也赶时髦在企业内部大搞企业文化建设,它们或者借鉴别的企业的文化理念或者照搬成功企业的CI策划,如此一来,使得很多企业文化千篇一律,缺乏个性,重视文字的工整,忽略企业特性的表达等等。有的企业,你走进大门就会发现从走廊、办公室到各车间的墙上四处可见形形色色、措词铿锵的标语口号,如“团结”、“求是”、“拼搏”、“奉献”等。

  如果没有能真实地反映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管理风格,反映本企业的特色,这些词汇在员工心目中就没有任何意义;另外一些如“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一流的产品”、“真诚到永远”等等,似乎有相对明确的内容,但如果缺乏基础制度和习惯支持,一样不能真正地起到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芬兰的诺基亚公司,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口号——“以人为本”。于是我们中国的很多企业,也开始效仿诺基亚,都打出“以人为本”这样的一个旗号,作为自己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并没有认真研究内部深层次的问题,没有合适地给自己定位,因而也就根本不可能把这些口号赋予特定的内涵,更不可能使之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2.企业文化的“僵化”现象

  企业文化研究的“崇洋”现象。如果你能通过《邻家的百万富翁》成为百万富翁,或是《恋爱速成101式》找到女朋友, 那么你一定可以通过熟读《杰克?韦尔奇自传》而成为伟大的CEO。企业文化理论照搬国外,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理论。实际上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差距很大,简单照搬势必让人有削足适履之感,就是同出东方文化圈的日本文化也与我国有较大的不同。日本文化是“文化滞后型”与“兼容并蓄性”,日本以“人”为本,美国以“科学”为本,我国以“精神”为本,就反映了这种区别。而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巨大的文化宝藏,关键是我们采取什么方式来开采、挖掘。

  企业文化的“一成不变”。有的企业以为企业文化一经建立便可长治久安,忽视了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从而使对企业发展本来起积极作用的文化变成了企业发展的障碍。实际上,企业文化同样有好与不好之分,当一种企业文化由于惰性而变成一个封闭的系统时,它可能会扼杀企业的创造精神,从而排斥外来的人才加盟和企业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

  3.企业文化“表象化”现象

  “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把理论简单化,表现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各项活动,颠倒了部分和全部的关系。各项活动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但决不是全部。开展各项活动,歌咏会、运动会等对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参与企业的热情是必须的。但由于没有在一种统一的理念指导下,往往流于形式,最终可能导致企业文化成为仅具蛊惑力的口号,是不可能领导企业长久稳定发展的。

  例如,拓展培训主要是从文化层面上来解决企业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问题。参加过这种培训的人会体会到,不管企业平时投入的管理有多少,不管员工之间的矛盾是否激烈,只要进了拓展训练营,在参加训练的那几天,每个员工都会强烈地感受到团队精神,不分男女老少,不论职位高低,整个团队都非常团结。但问题是,拓展培训结束后,回到原来的公司,一切都不存在了。因为拓展培训营的环境是特定的,它适合团队,而每个公司的环境是特定的,它很可能不适合团队。

  因此,仅仅通过一些活动,一些口号来解决整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不切合实际的。还有少数企业更加表象化,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造优美的企业环境,注重企业外观色彩的统一协调,花草树木的整齐茂盛、衣冠服饰的整洁大方、厂房设备的造型优美。此外,我们简单地把企业文化的建设,变成了一些口号和一些活动,以为喊出口号,组织一些社会活动,公司就有了企业文化。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