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案例

发布时间:2017-12-16 编辑:玉君

  导语:企业文化属于“个体文化”,具有自我封闭性。企业应表现出自己特色的个性文化色彩。有个性才有吸引力,有个性才有生命力。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案例,欢迎大家阅读!

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案例

  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哲学思考(一)

  二只“看不见的手”的企业文化理论自20世纪70—80年代问世以来,在短短的20年,就风靡全世界,成为许多企业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法宝。

  美国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和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通过对全球增长最快的30家公司的跟踪考察后,联合撰写了一份报告,他们写道,正如《财富》杂志评论员文章指出的那样,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着企业文化力,这些一流公司保持了百年不衰。而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世界知名的管理行为和领导科学权威约翰、科特在其《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则大胆预言,企业文化在未来十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具有何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尤其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从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特别是在我国已经加入WTO,大多数企业都将“与狼共舞”的严峻形势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是一项工作程序复杂、操作技术要求高的大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求有一批具有很强策划能力的设计者,而且还要求有社会制度的保证、文化制度的影响和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普遍认同,这些必要前提条件的存在,昭示了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所面临的多种困难性和艰巨性,对此,不少专家学者已从方方面面作了比较充分的论述,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和企业文化爱好者,本人在此不揣冒昧,试从哲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思考,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必须走出误区,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

  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企业文化于八十年代中期传入我国,但由于种种原因,对其研究和宣传一直是时冷时热,尽管党的十四大发出了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号召,并把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但现状仍不尽如人意,许多企业至今对企业文化理论仍然是迷惑不解或一知半解,存在着严重的认识上的误区,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们认为——

  (一)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由于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在目的上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内容上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而人们认为,所谓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而取的一个新名词,其实质都是一样的,而现在是市场经济,一切向钱看,思想政治工作已经不灵了,所以企业文化也就没有必要建设了。

  (二)企业文化就是文体活动。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其根源在于我们许多企业管理者在他们的讲话中或所谓的经验介绍材料里谈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时就列举一系列文体活动的内容,而在实际工作中又把举办几场球类比赛或放几场电影、搞几次文艺演出,组织什么运动队、宣传队等一律称为企业文化建设,于是,上行下效,以讹传讹,导致许多员工说起企业文化就是文体活动。

  (三)企业文化就是标语口号。许多企业从厂部到班组,从办公楼到工作现场,到处都悬挂或张贴诸如“团结”、“拼搏”、“进取”、“奉献”之类的标语口号,这些口号看起来颜色鲜艳、赏心悦目,念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因而大家都认为,这就是企业文化。

  (四)企业文化就是规章制度。不少管理者认为,只要把规章制度制订出来,汇编成册,下了班组,每月或每季乃至每年按此考核,兑现奖惩,企业文化建设就大功告成了。因此,在许多企业里,不惜人力财力,或千里迢迢到外面收资回到家里稍加改动或一字不动就成了自己的东西,或组织一帮人闭门造车、苦思冥想,撰写成文然后拉到环境幽雅的去处一番会审,隆重推出,如此这般就是企业文化建设。

  (五)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标志。许多企业认为,建设企业文化,就是要设计一个漂亮的厂徽,穿上一套整齐的厂服,悬挂一面鲜艳的厂旗,唱响一支雄壮的厂歌,仅此而已。

  诸如此类的认识偏差还有许多,如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等等,在此就不一一详细列举。

  不可否认,上述几种观点都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他们或只看到了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或只看到了企业文化的载体,因而实际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走进了认识的误区,对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作了片面的理解,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对实际工作也是十分不利的。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现特征,而本质才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是现象的根据,它决定现象,并且总要通过现象来表现,而现象总是这样那样表现着本质,一切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基本途径。我们许多人之所以在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上产生这样那样的偏差,走入误区,就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企业文化丰富多彩的表面现象,而对深藏于内的本质不了解,才只凭自己的感性认识对企业文化作这样那样的片面理解。因此,我们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走出误区,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产生于西方企业界,是继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和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科学理论之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籍日裔学者,加利福尼亚大学管理学教授威廉·大内和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泰伦斯·迪尔。

  企业文化理论一经产生,便立即成为世界许多国家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研究的重点,被誉为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场深刻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于企业文化的界定,国内外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据初步统计达100多种,可谓是众说纷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归纳起来,最有影响和最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总和说”。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企业管理中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第二种是“同心圆说”。认为企业文化包含三个同心圆,外层圆是物质文化,中层圆是制度文化,内层圆是精神文化。

  第三种是“精神现象说”。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以物质为载体的各种精神现象。它是以价值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精神、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企业全体成员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仔细分析以上三种观点,无论是“总和说”,也无论是“同心圆说”,还是“精神现象说”,尽管在文字表述上各有不同,在层次划分上各抒己见,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企业文化的内涵主要是企业的价值观,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所谓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成员所共有的行为方式、共同信仰和价值观。

  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哲学思考(二)

  一)科学的理论是正确行动的指南。认清了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而不仅仅只是把它简单地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于文体活动,等同于标语口号,等同于规章制度,等同于企业标志,就能够真正走出误区,为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必须内外结合,既要聘请专家策划指导,更要发挥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速度以及外因作用效果大小;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它影响事物发展的方向、速度和具体过程。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无数事实充分证明,运用内因和外因原理指导人们的各项工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实践中,必须坚持内外结合的原则,既要聘请专家策划指导,更要发挥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企业文化理论是一种舶来品,登陆中国才十多年时间,虽然学术界和企业界为企业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和普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收效并不理想,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企业对企业文化理论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用正确的理论指导企业文化建设实践,要彻底改变那种简单地模仿某些著名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形式,而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内涵的片面做法,就必须聘请专家学者进行策划指导,以尽快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品味,在这方面,安徽荣事达集团公司和山东黄台发电厂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荣事达集团公司由于认真吸取了“和气生财”、“互惠互利”的徽商文化精髓,并把它贯彻到企业对内对外关 系之中,从而使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洗衣机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和销售量均居全国第一。近几年来,由于中国家电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彼此之间互相残杀,产生了严重的后果,荣事达集团公司也深受其害。为了防止恶性竞争的进一步蔓延,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的帮助下,荣事达实施了“和商”理念塑造,提出了“互相尊重、相互平等、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诚信至上、文明经营、以义生利、以德兴企”的企业精神,并推出了中国第一部企业自律宣言。

  由于有了专家的精心策划和正确指导,荣事达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了一层楼,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山东黄台发电厂在实现了全国一流发电企业的奋斗目标后,即开始企业文化建设的反思和重建工作。在考察学习了海尔集团、牡丹江第二发电厂等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并与日本九州电力公司交流了企业文化建设信息后,即聘请专家学者对他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诊断,随即又邀请专家对全厂管理人员进行企业文化讲座辅导,并帮助他们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策划设计,在有关专家学者的帮助和全厂干部、员工和家属的共同努力下,黄台发电厂终于成功地创建了“以管理为核心的厂区文化,以和谐为核心的社区文化,以美学为核心的家庭文化”的“三维之体”的黄电文化体系构架,受到了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的充分肯定,并被誉为“企业文化建设第五种模式”向全国推广。

  荣事达集团公司和山东黄台发电厂的成功经验表明,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离不开专家学者的指点迷津,但是,如果仅仅只有这些,甚至过分依赖,而没有企业管理者的深思熟虑、卓越的创造能力和全体员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要建成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是不可能的。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家园里,企业管理者所要做的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创造和管理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影响企业文化的能力和创造企业文化的能力,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要使员工不后悔“把宝贵的岁月花费在这里。”

  被誉为20世纪最成功的企业领导人的美国GE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堪称优秀企业文化的伟大创造者。自1981年执掌GE的帅印后,他大胆创新,从文化变革入手,创建了一整套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为了使企业能更具竞争力,能更好地沟通,在“硬件”上,韦尔奇通过他著名的“数一数二”论来裁减规模,进而构建扁平化结构,重组GE;在“软件”**上,则尽力试图改变整个企业的文化与员工的思考模式。韦尔奇指出:“如果你想让列车再快10公里,只需要加大油门;而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你就必须要更换铁轨了。资产重组只可以提高一时的公司生产力,只有文化上的改变,才能维持高生产力的发展。”美国康柏电脑公司董事长本杰明·罗森指出,正是由于韦尔奇对该公司的企业文化作了成功的改革,使GE成为企业界的奇迹,连年高居全球企业500强第一位,而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则无限感叹地说:“我认为做得最好的,就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杰克·韦尔奇。”如今,杰克·韦尔奇的“掌握自己的命运,否则将受人掌握;面对现实,不要生活在过去或幻想之中;坦诚待人;不要只是管理,要学会领导;在被迫改革之前就进行改革;若无竞争优势,切勿与之竞争”的成功理念正成为全球企业管理者们顶礼膜拜的“圣经”。

  而在我们中国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企业管理者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实践中,应该“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为建设优秀的海尔文化,张瑞敏提出要把“个人生涯计划与海尔事业规划的统一”作为海尔的企业口号和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并进行大力宣传,努力使海尔的每一名员工接受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并为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和个人的生涯计划而积极奋斗。在海尔优秀企业文化的激励下,海尔员工齐心协力、勤奋工作,使公司从16年前的一个只有800人、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名列全国500强第30位、品牌价值高达265亿元的特大型企业。

  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创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更需要有企业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积极参 与、共同遵守和自觉贯彻,否则,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就无从谈起。这是因为,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他们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素材,特别是他们中间的先进模范人物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集中地反映了工人阶级的阶级特征,是先进的企业价值观,而这些先进的思想和主体意识,正是提炼总结优秀企业文化的源泉。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的目标、信念等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目中,形成他们的共识,变成他们的共同信仰,这样就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自觉地把自身利益、工作职责和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结在一起,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如此坚持下去,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将脱颖而出。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星巴克的企业文化

2.万科的企业文化

3.企业文化的力量2016年

4.中兴企业文化有哪些制胜之道

5.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6.企业文化的四种类型

7.企业新闻宣传对企业文化的作用

8.华为的企业文化读后感

9.中国移动企业文化

10.七个企业文化寓言故事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