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伊利集团的企业文化是否具有强大的执行力呢?我们通过下文来学习了解。
在市场竞争几近白热化的中国乳业,从前端的牧场开始延伸至终端消费者,从眼前的纷繁变化开始前瞻至中远期规划,是否具有超出别人的快速反应能力与事件预判能力,每时每刻都在考验着大家。凭借着快捷高效的执行力,伊利集团已经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快速消费品企业。
所有快速消费品企业都有一个底限,那就是安全;乳制品特别是需要冷链运输和储存的酸奶等产品,在保质期的要求上就更加苛刻了,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个别产品的问题,我们不妨先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2005年是食品质量危机年,2005年也是食品质量监管年,2005年有不少知名的中外品牌在生产、管理上都出现了严重的质量事故,但2005年的伊利却以一如既往的稳健和安全维护着行业的尊严,证明了一种可持续的成功之道,不热衷市场“炒作”的伊利靠高品质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放心的选择。
责任为王
民以食为天,追求健康生活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我们所有食品企业,都应该在内心深处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真诚奉献。这是一种真正国际化的理念,更是一种先天性的使命。
要把优质牛奶运送到数千里之外的消费者口中,还必须保证它的口味与营养,就要求从业人员在内心深处就树立起高度的安全责任感。伊利集团十几年以来,始终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路子,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加大名牌战略的实施力度,将在乳品行业横跨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作为关注的重点,将奶农、牧场、奶站、供应商、加工厂、经销商、服务商等都纳入质量控制系统,在已建立的全方位质量管理、质量控制体系下,完善质量预警体系;在集团内部实行管理到位、责任到人,各企业、各单位都必须严格按照“为消费者提供100%安全、100%健康优质产品”的质量目标,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同时,集团非常重视对员工“质量观念”的培训,在集团内部开展
“奉献优质产品,共建质量诚信”为主题的活动,并经常组织干部员工观看质量管理录相,开展系列岗位练兵和质量竞赛活动,并参加集团组织的抽查考试等。通过教育使“质量就是市场,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企业的第一生命”的观念深入员工内心,在集团内部也形成了“人人讲质量、齐心创名牌”的良好风气。
安全为先
食品无小事,安全第一位。伊利认为,不管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在发展和成功两大主题之前,压倒一切的是生存问题。因此,必须首先保证产品的安全,进而才能保护消费者的安全。
严把原料“入口关”。为确保奶源的安全,伊利首先在奶牛饲养模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实行“公司+农户”的方法,建立“分散饲养、集中挤奶、优质优价、全面服务”的全新经营模式,大力推进了奶牛饲养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集约化,有效保证了优质奶源的充足供应,为自身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伊利始终坚持“原料奶只有在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生产程序”的原则,一方面在原奶基地执行“奶站HACCP标准”,对挤奶、储存、运输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大量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微生物快速检测设备,并积极进行检测方法的开发,以有效防止各种原因给公司奶源带来的质量问题。
强化生产过程质量跟踪检验关。伊利提出“质量零缺陷”口号,在事业部建立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全面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在伊利集团亚洲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新工业园,引进了世界一流的从原奶收奶、成品出库到进入市场的MES产品完善追踪链,包装过程中实行信息中央管理,自动采集样品检测,能够有效实现产品追溯的安全防范系统,也就是说从消费者手中的一包牛奶,可以快速回溯到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追踪责任。据最新发布的《北京奥运食品安全行动纲要》,北京奥运会将参照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标准制定奥运食品安全标准,2008年的奥运会食品都将加贴电子标签,实现全程跟踪。伊利特有的 MES
产品完善追踪链,完全符合奥运食品的最高监管标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质检的国际领先水平。
此外,为加强售后质量跟踪,伊利还建立了对经销商和分销商的产品投诉系统及其运行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产品在售出后如发现任何质量问题都能及时有效的得到消费者的意见回馈。
严把产品出库关。所有产成品在出库前再对卫生指标和理化指标进行严格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出库投放市场。
品质为本
由于国内消费需求旺盛,可开发潜力还很大,伊利目前专注于把国内市场做深做透。虽然产品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即可,但是伊利永不满足,追求品质的不断提升,是业内第一家通过ISO9000、14000家族体系认证的企业,还是业内第一家通过HACCP这一国际通行标准认证的企业,同时又把更为严格的医药行业GMP认证引入了食品业。不断引入全球范围内的更高标准,就是为了保证提供给消费者更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使消费者在本土也能够得到国际化的享受。
多年来,我国乳品行业在产品质量上一直问题重重,甚至发生了多起危及消费者生命安全的事故,然而,由于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把关,伊利没有出现过一次重大产品质量事故,没有出现过一次重大产品品质问题。可靠的品质,可信的品味,帮助伊利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品位。
速度为翼
“快速消费品”这五个字,就限定了伊利和同行们必须天天和时间赛跑,牛奶挤出来不加工就得倒掉,加工好卖不出去也得倒掉,卖出去变质同样还得倒掉。因此,一家无法不断缩短产销周期的乳品企业,是很难取得持续进步与成功的。
以2004年与1999年相比,伊利集团的收奶量与年销售收入增长将近800%,总资产增长近500%;而与此相对应,物流周期却缩短了将近1/3,平均物流成本降低了近60%。可以说,后一组数据正是前一组数据腾飞之翼,前一组数据则是后一组数据的力量之源。
现代化技术和世
界级管理的应用,为伊利集团带来了今天的高效与便捷。在伊利集团,既有全球最先进的乳品生产技术和工艺,又有全球最严格的生产流程管理标准,既有目前功能最全技术最新的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又有业内最出色的财务管理手段。
为贴近最终消费者,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伊利集团持续多年稳健进行资本运作,优化产销布局,全盘整合资源。如今,伊利集团的80多个分子公司和办事机构遍布全国各地,负责集团在各地的营销业务。
在国内食品生产制造企业中,伊利的生产基地建设规模、档次和总量都名列前茅。特别是近几年,伊利液态奶项目的并购数量居业内之首,并且不论是与欧亚等国际公司,抑或是与国内企业的每一项合作,都非常成功,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效益,所有走出去的努力都得到了持久而可观的回报。
占伊利主业70%以上的液态奶事业部,主要产品有纯牛奶、乳饮料等系列六十多个品种,在全国拥有12个分子公司,短短几年时间,日产销量从原来的不足200吨提升到现在的5000多吨。据2004年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伊利液态奶市场占有率与销售额均位居行业第一。
在加强对本土市场精耕细作的同时,伊利集团积极拓展海外液态奶市场,2001年,伊利集团成为被获准大规模进入香港市场的第一家国内乳品企业,这也是在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后,内地乳品企业最大规模的外扩行动。同期伊利还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蒙古、柬埔寨、印度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商业伙伴达成了合作意向,全面启动海外市场。
2005年7月,伊利投资3.5亿元建设的液态奶新工业园全面投产,这将使伊利液态奶的产能扩大近一倍,全部引进全世界目前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将在三年内建成亚洲最大的生产基地,将使乳业现在的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伊利集团的另一主业产品事业部——奶粉事业部,下辖十一个企业,产品种类100多种,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0个行政省及直辖市,已深入到乡镇及县
级市场。作为伊利集团的支柱企业之一,奶粉事业部拥有良好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力量,日处理鲜奶1600吨。并且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建设成目前国内单线生产能力最大、最具现代化水平的高档奶粉生产基地,生产婴儿奶粉和功能性配方奶粉,在国内奶粉市场多年处于领先地位。2005年1-5月份,伊利奶粉的市场占有率平均值为 16%,居全国第一位。
伊利是靠冰淇淋走向全国的,随着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伊利集团冷饮事业部不断开发新产品,以适应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截至2004年底,伊利冷饮系列产品已连续十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并且也是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冷饮品牌。伊利冷饮事业部现拥有23个分(子)公司,拥有系列产品200多种,产品覆盖全国600多个城市。2004年生产能力达24万多吨,实现销售额14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最大的冷饮生产企业。
伊利已经拥有国内乳品行业中最完整、最丰富的产品线,最高效、最机敏的反应机制,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居行业之最。
细节致胜
一盘围棋比赛中,高手之间的对决,胜负往往只在一目半目之间,所以细节能够决定最终的成败。食品行业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一点小小的缺憾就可能引发消费者的巨大失望,甚至导致消费者的痛苦。即使不能做到完美无缺,伊利也要追求尽善尽美。伊利集团的综合竞争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明显优势,所拥有的优质奶源基地、生产设备、应用技术、管理规范和研发机构,都处在世界级领先水平,仍然居安思危,主动开创产业研究新模式,这充分体现了一个行业巨人的远见卓识。伊利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都要进行富有创新的本地化改造,形成适用于中国本土特色的一套独特体系,并且一直推行国际上最严格的质量管理标准。
得益于这个大熔炉的严格要求,在伊利集团经过实践锻炼的员工,必须学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自己负责的事情,找到最恰当的方法,实现最理想的效果。他们也大多都成为这样一种人:敬业精神极高,质量意识极强,时间观念极重,创新愿望极浓。因此,从伊利集团走出来的员工,普遍受到业内外的高度欢迎,有许多伊利的老员工现在已经成为中国食品业的中坚力量,和伊利集团一起推动着中国快速消费品事业的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