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人才战略 > 走出人才的误区

走出人才的误区

发布时间:2017-06-02编辑:

    正确而公正地认识人才,这一点在我们中国是有优良传统的。在奴隶制时代的商朝,就出现过两位奴隶宰相,一个叫伊尹,一个叫傅说,后来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名人。

    伊尹原是商汤王岳父家里的一个奴隶,后来作为陪嫁的奴隶来到商汤的家。他的任务是当厨工,给主人烧菜。商汤还没有称王的时候,为了战胜当时的暴君夏,心里很急,又不知道怎样使用人才。他觉得伊尹这个奴隶烧的菜很好吃,便问其原因。于是伊尹给他讲了烧菜时如何掌握选料、咸淡、火候的道理。继之又把意思引申到治理国家和如何战胜强敌,告诉商汤要做到不急不怠。商汤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觉得伊尹虽然是奴隶,却是难得的人才,于是便任用伊尹为“右相”。

    伊尹确实是个人才,不但帮助商汤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而且帮助商汤制定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和选用官员的规则。

    商汤只当了13年国君就病死了,伊尹继续协佐商汤的儿子和孙子。商汤的孙子叫太甲,有一段时间变得很坏,为此伊尹写了3篇文章教他去读。太甲一开始还能听得进伊尹的话,但渐渐不再愿意听这个奴隶出身的人唠唠叨叨,继之干了不少的坏事。伊尹只好自己执政,还把太甲流放到他祖父商汤的墓地去,强迫他悔过。太甲总算还上进,改好了,伊尹又恢复了他的王位。

    商朝另一位奴隶出身的宰相叫傅说。

    傅说原是奴隶,但他很聪明。他到了武丁(商朝的第22个王)的身边,武丁从傅说身上学会了不少劳动本领,养成了艰苦朴素的习惯,而且他还发现傅说是个自学成才的能人,懂得很多连贵族也不懂的大道理,于是便让他当了宰相。

    从上述的事中,至少使我们认识到一个十分简单而又难以体现的道理:任人唯贤。什么叫贤?通俗地说就是德才兼备。

    遗憾的是,中国几千年的任人(用人)习惯中,与之相反的例子也太多太多了。首推任人唯亲,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任人唯出身,唯头衔,唯学历,唯名气,唯社会关系等等。

    南北朝时期,有个任人的制度叫“九品中正制”,即“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意思就是官吏只能从官僚网中来出,平民一辈子也没有资格当官。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