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为并购较早地储备人才,到并购期间有效地留人、用人,再到为并购后迅速膨胀的业务培养人才,在演绎跨国的“蛇吞象”并购大戏中,京东方成功了。
它曾经是解放初期苏联援建的150个项目之一;它经历过七年的严重亏损,不得不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它又通过发展合资公司,完成了对老国企的彻底改制。
然而,最让外界惊叹的,不仅是它在几年间脱胎换骨的成功,更为重要的,是它成功地采用了通过并购来发展自己的战略。
它就是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当时净资产不到20亿元人民币的京东方以3.8亿美元100%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简称Hydis)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上演了一出典型的“蛇吞象”的并购大戏。
表面看来,京东方似乎在“大赌”。实际上,京东方早就开始为此做了充足的准备。
业界认为,留住人才和完成技术转移,是衡量京东方并购是否成功的第一个条件。
早期:找人和留人
京东方储备人才的战略,早在并购前几年就开始了。
1999年加入京东方集团的人力资源部部长赵启光,从上任的第一天,就开始运作TFT-LCD人才的跟踪、引进工作。
当时国内从事液晶显示技术的专业人员并不多,因此寻找并吸纳这些专业人才并非易事。“我们竭尽全力寻找那些人才。他们有的在为别的企业服务,有的已经离开这个行业,我们都想办法让他们来到京东方。”赵启光说。
寻找这种稀缺人才,并不只是HR部门在做的事情,京东方集团董事长王东升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王东升一有时间就亲自接见高级人才,并且对HR部门在招聘高级人才的政策、程序和决策权上给予很大的支持——对待这些人才,HR部门可以直接向董事长汇报,以保证招聘人才的效率;在薪酬、福利等方面,HR部门有洽谈的权利,对特殊人才采取差异化管理等。
“只有有了这些保障我才能有效地去招聘特殊人才,否则我只能谏言,什么都做不了。如果什么事情都要审批一大圈,人才早走了。”赵启光说。在那几年中,京东方从各处招募了二、三十个TFT-LCD的高级人才,而这些高级人才一直在京东方工作,成为京东方发展TFT-LCD的种子人才。
一方面是着手储备人才,另一方面,京东方对被并购企业进行了长期的市场跟踪和分析。
经过对多家企业进行比较之后,京东方把目光锁定在了韩国现代。除了成形的生产技术和生产链,更为重要的是,被京东方收购时,韩国现代TFT-LCD这支队伍拥有2000多项专利。
京东方董事长兼CEO王东升说,“我们花钱收购的实际上就是这支团队,他们研发能力非常强,而且职业素养非常高。”
因此,能否留住韩国的技术、管理人员,能否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知识转移,就成了衡量京东方并购成功的首要条件。
如何保证韩国员工的不流失呢?
任何公司发生并购时,都会有猎头或者竞争对手盯住被并购公司。而在韩国,发展TFT产业的大企业有好几家,它们可能会是挖走并购中的韩国现代TFT人才的潜在对手。
京东方当然把留住韩国员工当作第一要务。在前期与韩国现代的谈判过程中,京东方采取了“稳定”的人力资源战略:
首先,京东方做出了不裁员的承诺,并保证三年之内员工的现有工作职位不流失。“你原来干什么,现在还干什么。”
第二,挽留现代电子公司连同社长在内的全部职员,保持现有人员的稳定性。
第三,维持原来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现有管理模式不变。
第四,最关键的一点是保持原有的薪酬水平。
“我们保证了人才没有流失,因为并购前后人才的流失实际上是并购中最大的风险。这样为并购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赵启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