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教企业如何培养人才

发布时间:2017-04-02 编辑:1035

  提到人才,不由得想起了三顾茅庐的故事。东汉建安四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流亡到新野,他听徐庶说诸葛亮很有才能,隐居在隆中,便亲自前去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刘备兄弟3人,连去了3次,最后一次才得相见:诸葛亮在隆中与刘备畅谈天下形势,未出茅庐便知晓天下三分,指出刘备可能成功的道路。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此后,刘备在诸葛亮的精心策划下,在西南地区稳住了脚跟,建立了蜀国,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多少年来,刘备“三顾茅庐”一直被传为佳话,刘备寻觅人才求贤若渴令人敬仰。刘备对人才的真情值得我们学习,其对人才的态度更值得我们去思索。在现今,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的现实下,我们该怎样去爱才,敬才?树立怎样的人才意识?以下将从求才、识才、请才、用才、敬才几个人方面做分析。

  多方寻访求才

  人才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这是一个勿庸置疑的肯定回答。人才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方向、速度、潜力、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成功,拥有未来。

  正因为人才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用一双慧眼,以求贤若渴的心态去多方寻觅,以时不我待、如饥似渴的精神求才引才,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重才爱才的传统,萧何“月下追韩信”就是千古流传的求才佳话。

  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人才的重要作用,以求才若渴,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拘一格广纳英才,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选才原则,解放思想,创新方法,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完成好选才工作,能够不拘一格地求才、选才。

  多种途径识才

  人才就是一匹千里马,它需要慧眼识英才的伯乐去识别并发掘。善于发现人才,要有眼力,要开阔视野,拓宽渠道,走群众路线,多接地气倾听民众的声音,善于发现群众公认的、有政绩、有能力的人才。

  善于发现任劳任怨、踏踏实实工作的人才。拿破仑说过人才不可替代性的观点。这就强调了人才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警示我们识别人才不当的风险有多可怕。辨别人才不能忽略人才的德,德才兼备才是理想的人才。

  要多观察,听其言,观其行,坚持看人品,看水平,而不能看关系,看假想。坚持唯才是举,反对任人唯亲。不要用唯一的标准去评判、考量人才,职称学历并不等于人才,人才也不等于全才,要多维度,全方位的去评价,多用逆向思维去评判,坚持人品高于一切的识才理念。去发现社会生活中的奇异之才。

  多方联手请才

  发现了人才,就需要引进,留住人才为我所用,如何请进人才?首先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包括吸引人才的政策,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其次要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收入分配制度,为他们提供施展的平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像我们随州的民间艺术——皮影戏,因种种原因,濒临绝迹,急需抢救保护,针对仅有极少数掌握此技艺的民间艺人,就应把他们作为人才,给予相关的政策与待遇,为他们的传承提供平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这一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

  多条路子用才

  在人才的使用上要遵循各尽其能的原则,牢固树立以用为本的观念,让人才在使用中成长,在使用中增长本领,在使用中发挥作用。把人才素质能力与岗位需要结合起来,让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中尽其能,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让人才在黄金时期,尽其能,积极打造鼓励创新,宽容的良好环境,让人才心无旁骛地尽其能。

  同时,必须解放思想,更新用人的观念,弃各种陈旧观念和偏见,树立事业至上的理念,讲资历不唯资历,要知人善用,坚持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 的选人用人机制,能够不以个人喜好为标准。不以个人利益为手段,从大局出发用才,让人才有自由发展的空间。

  多种措施敬才

  求才不易,发现人才如获至宝,就要用心对待人才,真诚爱护人才,像对待“至宝”一样尊重、善待人才,要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使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要格外关心人才的学习和生活,不断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对待人才全在一个“情”字,不同的“情”,收到不同的回报。我们千万不能这样:没有人才盼人才,盼来人才冷落人才,等到人才要“流动”了,又千方百计阻挠,一点不尊重人才。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是爱才、敬才理念的完美解释,让我们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以求才之心,识才之眼,爱才之德,用才之胆,敬才之真,广纳英才,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