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故事】一高僧带甲、乙、丙三个徒弟跟他学艺已整整三年了。这天早上,高僧将三个徒弟叫到他跟前,并说"你们明天都可以出师了,现在我发给你们每人一穗小米,去数数看各有多少粒小米在上面,明天早上你们上路前再来告诉我。"于是,三个徒弟各自领了一穗粗细、长短都差不多的小米回到了自己的住地。
甲将小米穗从穗子上一粒粒摘下来又一粒粒数开了……
乙呢,用双手将小米穗一搓,让小米撒在地上……
丙回去后沉思片刻后,却把小米丢在一边不管了。
第二天早上,三人背着行囊来到师傅面前向师傅告别。高僧对甲说"你数了有多少粒?"甲答"禀告师傅,我一粒一粒数下来一共有1564粒。"高僧又对乙说"你的呢?"乙答:"1726粒,但我是让一只公鸡来吃小米,它啄一下我数一次。""哦,这也是个办法",高僧一边点头,一边说。丙见高僧望着他,就连忙对师傅说"师傅,我没有数,我估算了一下大概是1640粒。""那你是怎样估算的呢?"高僧不解地问。丙答"我是取他们两个的平均数。"高僧连连点头。待三人报完结果,高僧逐一对三个徒弟进行了一番点评。
他对甲说"你做事踏实,靠得住,但还不善于动脑筋,我估计你数得很辛苦,以后你要注意动脑筋,凡事不可光凭蛮干。"又对乙说"你能够让公鸡帮你来数,说明你能够运用工具,不过公鸡在啄小米时,可连沙子也啄进去了啊,你那个数字还是有些水分的,你以后做事可要注意学会去伪存真啊!""那么你呢,真是个机灵小伙子,你这是运用他人的答案,解决你要的数字。不过你也要知道,这世上既有好人也有坏人,你可要注意不要让坏人利用了你啊!"昕了这番话,丙不无激动地连连向师傅打躬作揭致谢。
培育人才..培养想当将军的士兵此高僧真乃名副其实。现如今,各类企业为提高核心竞争力,都致力于开展员工培训工作,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然而,有的企业在培训工作中办法对路,措施得力,效果明显;可是有的企业呢,不讲求方式,只走了过场,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有时,甚至还使员工产生了"厌学"等不良现象。这位高僧教徒弟的做法倒有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笔者认为,高僧的做法恰恰体现了"因材施教"、"按需施教"的原则。师傅说得在行,准确又极有针对性,徒弟听得明白,只要照着去做,必然大有禅益。为此,企业在开展员工培训时,一是必须了解员工的需求,掌握员工生产技能或工作水平状况,要注意培训教育的针对性与实用性,防止"对牛弹琴"现象的发生。二是要把企业发展对员工能力、智力、活力的需求与员工培训的内容紧密地挂起钩来,坚持按需(生产、工作和员工的需求)施教,要坚决防止和杜绝"两张皮"现象的发生。三是注意遂选或培训好从事员工培训的教师。教师称职,就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去挖掘员工的潜力;教师懂得和掌握了员工培训的特点与规律,就能把员工培训搞得有声有色,员工也才可得到"每培训一次,就长进一步"的收获。这样,员工"厌学"的现象也就自然消失了。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求我们在员工培训中,要始终坚持"雪中送炭",如此,智能型、活力型员工培养的目标就一定能够达到,企业新的生产力也才会不断地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