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的人才战略

发布时间:2017-08-04 编辑:1035

  人才储备可能决定着麦当劳亚洲以及全球市场的未来。在思考人才储备的问题时,麦当劳需要考虑是不是该有一些彻底的变化与改革,才能让麦当劳全球的管理层中,有更多来自中国与亚洲的高管。

  中国市场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只是时间问题,人才储备可能决定着麦当劳亚洲以及全球市场的未来。

  大三学生林慧蓉第一次落地美国,在芝加哥下了汽车,她看到一家麦当劳餐厅。这里后来成为她职业生涯的起点。

  那是1991年,即将升任台湾一家麦当劳餐厅总经理的林慧蓉,到美国参加任职前必经的AOC课程培训。彼时,这家洋快餐连锁品牌在台湾不超过30家店,进入中国内地不到一年,大多数人还没听说过它。

  林慧蓉和她的伙伴们在一个下雪的冬夜抵达美国,麦当劳总部派出了一辆大巴车和一个翻译把她们接走了。到达目的地后,室内的温暖与室外的雪景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25年后,在刚刚过去的五一节前夕,林慧蓉带着麦当劳中国的23名员工来到当年她参加培训的地方。附近的湖里,几只黑天鹅在休憩,还是老样子。

  如今,林慧蓉已是麦当劳首席人员官兼中国副总裁。她的主要工作是为这家公司招聘员工,为他们进行职业规划,也为这家公司寻找未来的接班人。

  麦当劳计划今年在中国招聘7万人—一个参考数据是这家公司目前在中国的员工总数为10万。这并不意味着其员工数将达到17万,餐饮行业居高不下的人才流失率不足为奇。从过往的经验来看,这家在华跨国公司很可能是许多年轻人职业生涯的第一棒。它将从这7万人中甄选储备人才,这个举动决定着它的未来。

  洋快餐连锁保持着和中国经济同样的发展节奏,同时也刺激着本土快餐品牌的生长。像林慧蓉这样,在一家跨国公司工作超过25年,做的仍是人生第一份工作的人,现今并不多见,能在餐饮行业沉淀下来的人才同样稀缺。新一轮的扩张仍在继续,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紧迫。

  麦当劳正在加速对中国市场的布局。2014年4月,这家公司宣布了中国市场的扩张计划—新开300家门店。麦当劳1990年进入中国市场,在23年里,它用18年完成了第1000家店的开设。而另一个千店的扩张,却是在此后5年内完成的。

  仅2013年,麦当劳新开275家店,刷新了它在中国新开店数的纪录。

  洋快餐连锁在中国的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任何竞争对手的稍微喘息,都会给对方提供超越的可能性。麦当劳的竞争对手肯德基,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数已突破4600家,麦当劳的门店数尚不及后者一半。但麦当劳却在肯德基受“速成鸡”影响而波及在华业绩时,找到了机会。

  一个明显表现是,这家公司开始重提家庭市场—过去几年,它在年轻人身上倾注了更多市场策略,而家庭市场正是肯德基此前投入更多资源所力争的。中国是肯德基所属的百胜集团在全球最大的市场。

  “中国现在已经是麦当劳全球第三大市场,未来会成为第一大市场,我们有这个梦想。”林慧蓉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问题在于,麦当劳需要找到更多的人才来支持它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麦当劳已经提前3年做好了中国市场的人才规划。那些最早加入麦当劳中国的“创业者”,支撑起这家公司更大的扩张野心。

  第一批麦当劳中国的管理层来自台湾或其他亚洲地区,林慧蓉便是其中之一。

  1988年,林慧蓉正在台湾念大学,她的人生目标是去美国留学。当时,一张美国大学毕业证,及一段美国公司的工作经历,对亚洲学生诱惑颇多。这成为了林慧蓉去麦当劳打工的动力。

  排在长长的面试队伍中,她和其他人一样非常紧张,直到面试官叫她“慧蓉”时,这种情绪才逐渐舒缓—在1980年代,是特别亲切的人之间才有的称呼。

  加入麦当劳,林慧蓉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要获得在一家美国公司的职业履历。令她没想到的是,在这家公司的第一份工作,她做了这么久。

  林慧蓉是在大三升大四时决定去麦当劳打工的,毕业时,那家餐厅的总经理表达了对她的认可并希望她可以留在麦当劳工作。几天后,台湾的市场总经理找她面谈,并告知公司将帮助她成为一名餐厅总经理。

  仅在3年后,台湾市场营运顾问林慧蓉便收到了麦当劳台湾市场运营顾问的Offer:邀请她到美国的麦当劳汉堡大学参加AOC课程。麦当劳汉堡大学创立于1961年,是麦当劳全球人才培训中心。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如今每年为5000人提供系统的餐厅运营及领导力发展培训。

  “在麦当劳,策略能力、规划能力及领导能力都很重要。”林慧蓉说,“这也是能从这家公司脱颖而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哪怕只是一名刚入职的员工,也要规划策略。”

  作为麦当劳全球市场的一枚“螺丝钉”,林慧蓉在这家公司的沉浮中得到提升。在台湾工作的16年间,她一路升任至台湾总部加盟发展营运执行经理,几乎经历了这条快餐生产线上任何一个生产环节:柜台、收银、服务、清洁、经营一家餐厅、特许经营、品牌拓展。“麦当劳的每一个工作我都做过,从基层到高层。”林慧蓉说。这些经验,成为她日后培训工作最基础的积累。

  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出现在2004年。这一年,她以麦当劳上海训练部总监的身份加入麦当劳中国。

  到内地后,林慧蓉负责过麦乐送、甜品站等业务的推广工作,也经历了文化与市场等各方面的差异。麦当劳早餐的推广就是其中之一。

  在台湾地区,西式早餐的接受度很高。2006年,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市场推出烟肉蛋麦满分。顾客反映麦满分面包蒸出来更好吃,但麦当劳的产品却是烤制的—在更广阔的全球市场中,消费者认为烤出来的麦满分才能吃出其风味。

  麦当劳面临选择—本土化产品应该完全适应当地口味,还是应该在最优势的产品中保持应有风格,这对中国市场的管理层是个考验。

  在此之前,麦当劳早餐在新加坡、香港、美国等市场有着普遍的接受度,经过数次讨论,中国的管理层坚信这是他们的“核心菜单”。问题在于,在当时,即使对麦当劳中国员工来说,这也是件新鲜事。

  麦当劳的中国管理层向内部员工介绍早餐的产品是怎么来的。他们带着媒体参观生产线,了解早餐的生产流程。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