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式的人才抄底

发布时间:2017-03-27 编辑:weian

  金融海啸促使业界酝酿应变策略,也为“人才抄底”提供了时机。“人才抄底”无疑是富有眼光的表现,然而此举如果不是为了创新,便有乘人之危之嫌,《水浒传》中把这叫做“赚上山”来,是“逼上梁山”的另类表现。梁山泊的核心人物能够使被赚之人义无反顾地走上梁山“替天行道”,值得称道之处在于神合,否则其赚术就谈不上高尚,设局更不足取。

  “逼上梁山”的另类表现

  如果把梁山造反比作创新,“逼上梁山”对我们今天依然有启发意义,那就是创新需要有背水一战的心态。比如林冲如果按照老套路走尚有一线希望,他就不会落草;当最后被逼到毫无安身之地时,只好扣问梁山山门。梁山泊的核心人物宋江吴用等深深知道这一点,不惜采取设局的方式将他们看中的好汉逼上山,可以视为“逼上梁山”的另类。

  这里所谓设局不是指两军对垒时的兵不厌诈,更像是今天的“猎头”策划的招聘方案。与林冲被逼“主动”上梁山不同,以相邀的形式拉人入伙的活动从“吴学究说三阮撞筹”就开始了,宋江劝霹雳火秦明就设了一次局。秦明本是青州官府派来清风山追剿宋江等人的一个将军,宋江见他英勇无比,有心结交,将他抓住后以礼相待,劝他入伙。秦明不肯,宋江苦留一夜。是夜,宋江派人打扮成秦明的模样攻打青州,弄得秦明回不得青州,只好入伙,这就是设局的作用。相比较起来,军师吴用算得上是梁山泊中职业化的设局“猎头”。

  吴用设局是根据梁山泊建设的需要确定猎取目标,事先虽然不告诉对方真相,但是在正式提出要约时,并无欺诈之意。主要是给自己营造一个展示实力,以正视听的机会。比如吴用邀请玉臂匠金大坚、圣手书生萧让上山,就是在半路上告诉他们实情的。“智赚玉麒麟”之“赚”,就是设法让玉麒麟卢俊义到梁山泊一游。卢俊义是一个员外,被宋江称为北京大名府“第一等长者”,根本没有把宋江一伙看在眼里。当他被化妆成算命先生的吴用诱至东岳泰山消灾灭罪,路过梁山泊边口子时,公开向宋江一伙叫板:“我特地要来捉宋江这厮!这等燕雀,安敢和鸿鹄厮拼?我思量平生学得一身本事,不曾逢著买主!今日幸然逢此机会,不就这里发卖,更待何时?”结果在轮番较量中发现梁山好汉个个武艺高强,遂刮目相看。

  卢俊义被浪里白条张顺生擒后,是被轿子抬上山的,宋江等“众头领排排地都跪地迎接”。宋江请卢俊义坐第一把交椅,见卢俊义坚辞,也不便勉强,只是杀牛宰马,大排筵宴,置酒备食管待。此后三十余个上厅头领每日轮一个做筵席,皆欲动之以情。卢俊义不觉在梁山泊过了两个多月,虽然尚无落草之意,却早已对梁山好汉在人格上有了充分地尊重。卢俊义被礼送下山,返乡后遭家奴陷害,吃了官司,屈打成招,命悬一线。梁山好汉在初步营救失利后,便调兵遣将,强攻智取,几番征战,终于打下大名府,在牢笼中将卢俊义救出。此时,卢俊义与梁山好汉已经成了患难之交,梁山泊对他的慷慨接纳便成了一次成功的“抄底”。

  落难英雄的聚义认同

  梁山泊的核心人物在“人才抄底”中的设局虽有胁迫之嫌,然而从落难英雄的聚义而言,与“逼上梁山”也是殊途同归。英雄落难可以不问来由,聚义认同则是根本。为了后者,似乎可以不避前嫌,然而没有后者,前者无异于设置陷阱和谋财害命。因为有了后者,前者所具有民间的世俗色彩颇具有一定的可接受性,可借鉴之处也正在于此。

  首先,梁山泊核心人物在“人才抄底”中非常注意“以道结心”,同时以人格魅力作保证。对于卢俊义、李应这样的士绅而言,阐明“一同替天行道”的大义很难认他们动心。比如当卢俊义被赚上山,宋江在酒宴上劝他以“忠义”为念共聚大义时,卢俊义便说:“若不提起‘忠义’两字,今日还胡乱饮此一杯;若是说起‘忠义’来时,卢某头颈热血可以便溅此处”。真正打动卢俊义的,还是宋江吴用们的人格。正是出于对奸臣与好汉之间的比较,好汉们的替天行道才具有了感召力。对于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政治意识模糊的江湖人来说更是如此。真正能够使他们为之激动、亢奋直至奋不顾身、一往无前的凝聚力量,是以“义”为核心的“好汉”人格崇拜。

  其次,设局中的“原罪”应当及时坦承,更需要以共同处事的真诚来赎买。梁山泊的核心人物在“人才抄底”中设局,其“底”显然有人为的成分,虽然用意在于造成破釜沉舟之势,然而对于局中人来说是负有“原罪”的。被置于局中的人之所以能够原谅他们,除了他们事后将真相合盘托出,愿意接受责难,更重要的是能够负责到底,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真诚合作,所以能够很快度过磨合期。如果把梁山一百单八将分成真正被逼上梁山与被设局的“逼上梁山”两部分,那么彼此谁也不歧视谁,大家一视同仁,被认为是“上应星魁”,合当聚义。宋江尊卢俊义坐第一把交椅也是出于真心,卢俊义坐上第二把交椅,早先的创业元勋也没有非议,彼此之间对其私交都予以充分地尊重。

  再次,在“人才抄底”中设局固然可以断其后路,但是必须同时提供消除后顾之忧的相应条件。梁山好汉式的“人才抄底”与设置陷阱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目的是为了使要招的人才彻底丢掉幻想,与过去决裂,义无反顾地图新求变,消除后顾之忧才是积极负责的态度。玉臂匠金大坚、圣手书生萧让被赚上山时答应入伙,只是对家里妻儿老小放心不下。结果第二天就有数乘轿子将两家老小送上山来,被安顿稳妥。李家庄庄主、扑天雕李应被邀入伙也是一样,他自知宋江吴用设局也是一片盛情,只是丢不下那一份家业。话犹未完,一家老小连同庄客,甚至应有箱笼牛羊马匹驴骡都被整体搬迁过来,他再也无所牵挂。

  利益驱动难以善终

  现今的企业界可以被看作一个各路豪杰本色演义的大舞台,“人才抄底”也会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然而,如果我们不能坚持创新路线,人才争夺的设局便会构成利益驱动的闹剧,不仅不能使企业做强做大,还会造成人才的消磨和毁灭。联想到梁山泊被招安后的英雄末路,“人才抄底”又有太多的教训值得汲取:

  “人才抄底”必须注意为其提供创新阵地。宋江吴用等人用设局的方式将人才逼上梁山的正当性是为了共聚大义,而一旦为招安服务,那就成了不择手段地积累招安资本。况且接受招安难免要放弃梁山泊这块根据地,即使后来想独善其身也失去了依凭。现在一些企业的“人才抄底”往往不惜重金挖别人的墙角,盗用别人的现有技术,即使将人才引进之后也是杀鸡取卵,将人才的资源用尽之后也形成不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好乘人之危,不断地去进行“人才抄底”,就会渐失感召力。

  “人才抄底”必须克服引进过来做花瓶的倾向。“人才抄底”的设局有时候或许属不得己而为之,那么重要的是要为引进的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否则就会冷落了英雄心。现在有些企业不差钱,放着身边的人才不用,要到全球500强那里进行“人才抄底”,原本就不是要解决什么创新瓶颈,而是在进行炒作,为自己做广告。如果真能引进一流人才,也是拿来后做花瓶,这样的企业也就难以在实质上提高自己的品味。

  “人才抄底”必须医治依靠洗脑实施精神控制的顽疾。传销之所以屡禁不止,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传销者善于设局。传销者并不讳言“骗”,被骗者或许不敢自称人才,传销者则要求受骗者把自己想象成人才。你感到自己没有机会吗,传销就是机会;你的潜能没有发挥吗,传销者就是在帮助你。在热血沸腾的传销集会中,不管是破冰游戏还是成功的示范,都是在给受骗者洗脑。传销者的付出就是精神控制,而所有物质的东西就是依靠受骗者再去骗别人。这连宋江们向卢俊义们散布招安幻象都不如,根本不是前来“抄底”的拯救者。

  “人才抄底”必须纠正在貌合神离中规避责任的侥幸心理。如果说梁山泊的核心人物在招安前进行“人才抄底”还能够善始善终,那么招安就注定了要使好汉们陷入被过河拆桥的宿命,尤其是当好汉们对招安并不赞成时更是如此。现在有些企业或许不乏“人才抄底”的热情,却同时以金融危机为由压缩劳动成本,有的既要享受裁员的权利又要规避裁员的责任,以变通的方式迫使劳动者自己提出辞职。这种所谓的软裁员恰恰是一种貌合神离,即使企业这样做能够达到减轻成本规避责任的目的,也无法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如果说得人心者得人才,那么过河拆桥式的失人心失去的绝非仅仅是人才,而是未来的市场。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