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前台是否常会接到要求转给高、中层管理人员的“奇异”电话,HR是否会很突兀地接到某位或某些高管人员的辞职申请……诸如此类的现象很可能表明公司的人才正在遭遇人才猎挖行动。HR,你该如何应对?
首先,HR必须把这些原因解读清楚,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把准对手猎挖的脉搏,并对症下药。具体来看,企业遭遇猎挖可能存在以下若干原因中的一项或多项。
第一,企业遭遇的猎挖大多是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或潜在竞争对手所为,且带有较强的目标性。有些隐秘的竞争对手,用高薪挖走A企业的人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业务复制与赶超,在某一时刻突然冒出水面与A企业正面竞争。这种对手是较可怕的,因为你在明处、对手在暗处。
第二,如果一家企业以前招聘过某企业的人才,觉得好用的话,就会比较青睐该企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想再次引进这家企业人才的需求会更强烈。这种情况较多发生在行业前十名的领先企业中,因此会出现一些比较有趣的场景,在某个行业内一般会有几家企业的人才相互间流动较频繁,这正是因为彼此的企业文化及人才类型类似的缘故。
第三,企业的离职人员在充当竞争对手的“火枪手”时,给企业造成的损害是极大的。所以,企业HR一定要有风险意识,企业的业务高管、核心员工或者HR人员都有可能流失到对方企业,今天的伙伴很可能会成为明天的对手。
第四,遭遇猎挖除了企业外部原因外,还可能是企业内部生乱。如果企业内部管理出现问题,或者人才内部晋升空间受限,员工就会到外部寻求晋升发展空间。特别是当企业内部出现机构调整等类似不稳定因素时,风声传到外部,企业就像裂了缝的鸡蛋,会吸引来很多外部的垂涎。
当然小编认为,人才的猎挖有两种性质:一是良性猎挖,即满足自身关键职位核心人才需求;二是恶性猎挖,即打击或延缓竞争对手的发展,比如在没有相关职位需求的情况下把某企业的人才猎挖过来进行储备。同时,猎挖可分为单职位或批量职位猎挖,后者带给企业的影响更大。
那么应对猎头挖掘行为,如何采取积极的行动呢?首先,摸清对方业务发展状况、组织架构、薪酬福利,进行SWOT分析,其次,重点沟通核心人才,获得双向承诺,形成心理约束;第三,打响“人才保卫战”发令枪,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第四,高层外交息兵与策略性反猎挖通过以上有理、有利、有节的反猎挖策略与行动步骤,控制住了核心人才流失的态势,遏制了竞争对手的猎挖行为,并利用该契机增进了与核心人才的沟通,增强了内部凝聚力。
很多人才因为看不到企业业务发展的前景与自身职业发展的前景,在丧失信心的情况下做出离职的决定,因此企业应向员工清晰宣导企业、各业务单位的发展规划,并明确不同职位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与相应期限,让员工看到未来、树立信心。
对于企业内部的关键职位,建立内部人才梯队与外部人才储备是非常重要的。如某企业实施关键职位人才“双备份”,即同一职位在内部有两位人才、外部有两位人才可以接替该职位,以避免核心人才突然离职造成的职位空缺。企业在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中,还可以设置“弹性编制”或“储干职位”,并确定适当的储备期。
另外,离职员工的预警防范工作也很重要。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可与离职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与保密协议。要重点提醒离职员工不要透露公司机密信息,特别是公司通讯录与人才信息。HR人员要善待离职员工,与其保持良好的关系,日后还可以为公司提供有益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