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取决于培养目标,什么样的培养目标要求什么样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培养的学生要获取什么知识,具备什么素质,掌握什么技能,面向什么发展前景。素质,用人力资源专业词汇来讲是胜任力特征或能力。
教学研究型院校HR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
培养到企事业单位从事HR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似乎是大家所公认。那么培养模式是什么?目前的改革方向是压缩课堂学时,多布置作业,引导学生主动去学,多实践。这对我们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如果没有配套的措施,恐怕会耽误一批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涵盖了内容和方法(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
课堂教学如何组织
复旦大学的一位老师曾说过,“管理学类专业本科生根本没必要案例讨论,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满堂灌,让学生的大脑里充满各种知识,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无法一句话来评论是对与不对,不过倒有些赞同。但是很少有老师再敢于满堂灌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知不觉在改变:以前老师是绝对的权威,上课讲什么内容,有什么方法讲,恐怕老师很少会考虑学生的喜恶。现在老师的教学质量主要由学生评价结果来评判,老师开始变得“讨好”学生,上课不敢严格要求,教学方法追求趣味性,让学生觉得上课是一件轻松的事而不是辛苦事。
实践教学如何实施
最主要的实践教学形式就是实验和实习。实验实训无疑是HR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途径,实习单位的联系一直都很让人头疼。往往一个企业对于HR实习生的需求也就几个人,即使是集团公司一般也超不过10个实习岗位,这样100多个学生的实习单位如果集中实习需要联系二三十个单位。
大学四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学校如何来组织教学才能让学生能充分利用这四年的时间,人才培养的结果既有利于学生未来就业又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许多学校都在探讨:浙江财经学院“学习型公寓”,浙江工商大学的“实验班”、“创新实践班”、“订单班”,“配对转专业”,“三开放三结合”,东北财经大学的“问题导向的跨学科教育”,复旦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大学的“书院制”,山东轻工业学院的“课程创新机制”,北京工业大学的“单列实践教学计划”,西南交通大学的“全方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