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管理者而言,人才无疑是最想获得的资源之一,而现实却常常事与愿违,因此很多管理者都在抱怨人才难觅,即使很多企业在进行企业培训,效果依旧不是很理想。但正如“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样,企业中并不缺少人才,甚至可以说人才无处不在,缺少的则是发现人才的管理者。获得人才,管理者需要做的不是到外面招贤纳士,而是在内部深耕细作。
身边常常会存在这样的现象:员工有很多好的想法和建议,其中不乏价值很高的建设性意见,但可惜的是这些想法和建议被员工藏在了心里,并没有报给上级领导及企业。究其缘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员工对企业存在较强的抗拒心理,和企业产生了隔阂。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员工在企业中都会存在一种本能的抗拒心理,也可以理解成自我保护心理。
这种抗拒心理的强烈程度是与企业文化开放程度成反比的,即企业文化的开放程度越高,员工的抗拒心理就越弱,与企业的沟通就越通畅;反之则员工的抗拒心理就越强,与企业的沟通就越闭塞。反观我们身边的企业,像谷歌、苹果、ibm、丰田等企业文化开放程度高的企业,很多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都来自于员工的想法和建议;而在国内一些国有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则奉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职场精神。因为员工深知也许因为说错一句话或做错一件事就会受到冷落甚至开除,这样的心态直接导致了企业创新源泉的匮乏。
在笔者看来,员工没有绝对的优、良、差之别,只有天才与人才之分。
之所以会产生所谓的等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方式。虽是十多年前,但笔者依然对初中英语老师留有深刻的印象。她没有学过管理,但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一个例证就是她能够让别人普遍认为是“坏学生”们的学生英语成绩考八九十分(满分一百分)。要说她与其他老师有什么不同,可以简单举一个例子:上课时有些同学往往会睡觉,别的老师很多时候会责怪学生;而英语老师则会说:“你们谁要是困了,就趴着睡五分钟,到时候我再叫醒你,这样你就不困了。”
通过总结英语老师的教学方式,笔者觉得两方面最值得借鉴:一方面真正唤醒了学生们内心的自身驱动力,使之可以自我激励,自我进步;另一方面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这个平台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宽容、公平等基础之上的。而这两个方面是其他老师无法充分做到的。
回归到企业管理上来,管理者要想发现身边无处不在的人才,并合理运用,就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保持开放。正如前面所讲,要想消除员工的抗拒心理,与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管理者就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行为则表现为真诚地员工想法和建议,在合理范围内允许员工犯错误;
二、坚持原则。管理者要在大局为重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原则,且始终保持一致,这样一方面利于树立威信,另一方面利于增强员工对自己的信任度;
三、平衡公平。这里的公平并不是绝对的一视同仁,而是要重视每一个员工的特点,善用其长处,使员工能够感觉到自身受到关注;
四、合理指导。有些时候,一方面由于对企业战略目标缺乏充分的认识,另一方面对自身职业发展缺少规划,员工容易对未来产生迷茫。这个时候需要管理者站在企业利益和员工发展的角度上给予员工合理的指导,使其健康发展。
发现人才,运用人才,对员工和管理者来讲,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而对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笔者认为管理者应该首当其冲,成为主动者。离开公司,员工失去的仅仅是一个工作机会,而管理者失去人才则有可能会失去一份事业。利绝对大于弊的事情,管理者们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