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低工资的时代
工资持续上涨,使“中国制造”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最新的警告来自波士顿咨询公司,其2011年5月5日发布的报告预计,未来五年,随着美国和中国工资差距逐渐缩小,人们会看到美国市场越来越多的商品将是“美国制造”。
相比之下,印度将会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提法,则是出现已久。越南、缅甸、柬埔寨等东南亚低劳动力成本国家,也正趁中国面临招工难之机,抓紧招商引资。
近年来制造业工人工资的快速上涨,正逐渐改变30年来中国经济赖以高速增长的基础——大量廉价劳动力。相对资源禀赋的变化,在带来转型阵痛的同时,也尖锐地提出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还能维持多久?
“我没那么悲观,低端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有可能转移,但转移的速度和力度都可能比大家想象得小。”花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
现实情况是,未来几年,中国一方面会面临人口老龄化、劳动人口占比见顶回落、工资趋势性上涨的压力;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大国规模效应、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将继续存在。
在工资水平逐步抬升过程中,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强劲的活力,制造业能否继续保持在全球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关键有二,一是劳动生产率提高能否同步甚至快于工资增速,二是制造业能否从产业链的低端上升至中高端。这一连串问题的解答,也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速同步的目标。
告别低工资时代
“每次报价,客人都把我骂得要死。有一次我刚报价,客人就说,你从2010年初到现在已经涨了32%。”在浙江宁波设立两家工厂的台湾玩具企业Lovely Creations的一位负责人陈小姐深感无奈。她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从去年至今,工资和原料成本都上涨30多个百分点,如果不加价,“拿什么付员工薪水和材料款?”
这是一个全局性的难题。山东费县大昌纺织有限公司面临同样的挑战。该公司区域经理高永杰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因为工资上涨,每米布得加价10元多,工资在布料涨价中占了30%,“年轻人不愿意干,现在只有35岁到45岁的还能干下去,都是从建厂初期就一直在的人。”
过去30年,源源不断供给的廉价劳动力,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东部沿海“世界工厂”模式成功的基石。目前,基石正被侵蚀。
在Lovely Creations的陈小姐看来,整个大改变始于2010年春末夏初的富士康事件。“整个局势开始失控,工人一直要求加工资”,到2010年末续签劳动合同时,工人按照当地政府规定的工资涨幅自己算,“非要加到足额,不然不签合同”。该公司在宁波的两家工厂1997年投产,迄今已近15年。
2010年,几乎全国所有省份都上调了最低工资。今年一季度,又有13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0.6%。截至3月末,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深圳市,为1320元。
然而,只付最低工资是不可能招到工人的。东莞金鑫照明集团总经理助理杜春林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最低工资20%的涨幅,放大到八小时之外和节假日的加班费后,倍数更大;工作日中的加班,小时工资是最低工资的1.5倍,周末加班是2倍,法定节假日则是3倍,“一个月算下来,人均工资2000元-3000元。”
最低工资上调对企业的影响,还包括按照最低工资计算的社会保险相应提高。
连续的工资上涨导致企业经营困难。浙江友邦集成吊顶公司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嘉兴有大约五六百家集成吊顶企业,大部分没有自身品牌和高端资源,小企业尤其被动,“从去年开始,陆续传来企业倒闭的消息,估计约10%的企业都干不下去了。”
4月26日,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11年《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称,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短缺的挑战,已经成为许多美国在华企业的首要任务。71%的受访企业认为,工资上涨造成负面影响或重大损害。中国南方的一些美资企业,工人工资涨幅超过50%。
白皮书认为,劳动力成本及工人离职率上升等问题,削弱了中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保持全球竞争优势的能力。
全国范围内工资快速上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多年来工资涨幅低于劳动生产率提高所致的补偿性上涨。野村证券对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估算显示,1994年-2008年,劳动生产率年增速20.8%,同期制造业工资年涨幅仅13.2%。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孟克文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非熟练工人的工资稳定了大概十年,这是不正常的。
本轮工资上涨中,非熟练工人工资涨幅更大,与熟练工人的工资差距逐步缩小。沈明高认为,在工资上涨的开始几年,补偿性上涨肯定会出现,而且势头会比较猛。
这一势头可以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高速增长中看出。今年一季度,农民工资性收入在去年增长17.9%的基础上,继续提速,增长18.9%。
生活用品以及服务消费价格上涨,也需要工人工资相应提高。“生活物资涨得厉害,工人让我去超市绕一圈再谈工资。”Lovely Creations的陈小姐说。
“十二五”期间,中国政府提出了“双同步”的目标,即居民收入增速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者报酬增速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这意味着到2015年,在中国的用人单位需要为新增劳动力成本再支付1.5万亿美元(约合9.8万亿元人民币),工资持续增长将使劳动力成本占GDP的比重增加1倍,从目前的15%提高到2015年的30%。
人口红利消失中
旧的比较优势没了,新的比较优势尚未展现。中国会不会这样?
日复一日的工资上涨,许多原本希望尽快熬过寒冬的企业日感前途渺茫。“工资上涨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变化,根源是人口结构变化。”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孟克文说。
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印证了此前研究者关于人口增速下降、老龄化加速的预测。2000年以来,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57%,比1990年-2000年低0.5个百分点,人口增长率迅速下降。
其实,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预期的还要快。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点,0岁-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公布的数据确认了中国已经越过“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窗口期即将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