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薪酬管理 > 地勘事业单位员工薪酬管理研究

地勘事业单位员工薪酬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2-27编辑:weian

  现在的单位从性质上说属于,从内部管理上来说却施行企业化管理。正是由于地勘单位的这种特殊性,其薪酬方面应施行不同于一般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本文主要从薪酬激励的角度研究地勘事业单位的员工,深入剖析了现行的薪酬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地勘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快,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地勘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地勘单位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为提高行业活力与自身竞争力,地勘单位已经渐渐由原来的事业单位,在深化地质工作体制中,转业成为企业集团。从性质上来说仍属于事业单位,但内部则实行企业化管理。改制后的地勘单位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求生存谋发展,其重中之重就是解决好人的问题,一套新的薪酬激励办法的出台变得尤为紧迫。

  一、地勘事业单位现行薪酬制度的缺陷与不足分析

  1.技术岗位与行政岗位薪酬差距大,行政岗位薪酬低。目前,我国地勘单位普遍存在技术岗位与行政岗位薪酬差距较大,行政岗位薪酬偏低等现象。这不利于地勘单位中对行政岗位员工的薪酬激励,长此以往会打消行政岗位的工作积极性。主要表现在:薪酬报酬偏向技术职务岗位。以地勘单位的科级建制分队为例,百人规模上的分队之中高级工程师、中级职称工程师的最多二十至三十人,但总薪酬报酬可能比行政岗位员工的薪酬高。

  2.与本单位效益联系不紧密,市场化程度不高。另外,地勘事业单位员工的薪酬管理与本单位的效益联系不紧密,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也较严重。主要表现在,地勘单位为事业单位性质,工资的调整由国家政策统一制度和执行。当本单位经济效益发生明显的增长时,不与职工的薪酬产生重大直接关系,当经济效益差时,有可能会拖延员工的工资发放,会导致员工情绪上的不满以及工作的积极性较低。而当经济效益提高了,由于受国家政策和薪酬标准影响,员工收入没有明显的增长。因而,薪酬管理没有起到应有的员工激励作用。

  3.考核机制不完善,薪酬与绩效考核脱节。为了更好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事业单位实行了绩效薪酬制度。但就其落实情况来说,目前地勘事业单位的考核机制仍不够完善,薪酬与绩效考核脱节现象较常见。主要表现在:许多地勘单位缺少科学的考核体系,考核轻实质流于形式。目前大多数地勘单位都实行年终考核制度,也向员工大力宣传了考核与薪酬挂钩,并且承诺考核成绩决定薪酬。但是大多数单位因为缺乏科学的考核体系,最终考核流于形式,无法科学地体现出员工工作表现的差异性,实际上津贴也是一种平均主义。

  二、地勘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研究

  1.根据岗位不同,建立基本的薪酬管理制度。为改善当前地勘事业单位薪酬管理偏技术岗位、行政岗位人员薪酬偏低的现状,各地勘单位应根据岗位不同,适当调整和建立新的基本薪酬管理制度。具体来说,各地勘单位应进行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以岗定薪、不同员工分级管理的基本薪酬管理制度。基本薪酬要保证,岗位薪酬根据与岗位对单位的贡献大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各个岗位相对价值而确立合理的科学的薪酬,并确定不同岗位的薪酬级别差额。

  2.结合本单位实际,不断完善薪酬激励制度。另外,当前地勘单位各自呈现不同的特点,针对当前地勘事业单位薪酬管理制度缺乏对员工的有效激励的现状,各地勘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薪酬激励制度。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对不同岗位进行确立科学的有效的考核,准确对岗位责任、工作任务进行核算,再通过薪酬激励,通过绩效来肯定和区分员工对单位的贡献。另一方面,应打破平均主义,加大对特殊人才、关键岗位的薪酬激励,合理拉开档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本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更大发挥员工的市场价值。

  3.与市场接轨,薪酬管理实现“三公平”。最后,改革地勘事业单位的员工薪酬制度,还应从积极与市场接轨、努力实现薪酬管理“三公平”入手。具体来说,各地勘单位应在本单位的薪酬制度中积极引入企业先进的现代化的薪酬管理理念,在薪酬制度中体现对外、对内和对个人的三种公平。其中,对外公平主要指本单位的工作岗位薪酬应与市场水平相一致。这要求本单位工作人员不低于市场上同类工作性质人员的工资水平,以期达到吸引和留住人才目的。

  总之,面对新变化、新局势,地勘事业单位薪酬改革的目的正是为今后地勘事业的发展做准备。地勘事业单位应以薪酬激励为着眼点,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分析并实施适合本单位的工资制度,不断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改变原有事业单位后劲不足的现象,不断提升自己的行业竞争力。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