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薪酬模式,实际上就是公司薪酬分配的价值基础是什么?是以岗位为基准,还是以能力或资历为基准?因此,作为企业的薪酬设计人员,要明确公司到底采取哪种薪酬模式。
第一,以岗位为基准的薪酬管理模式主要依据岗位在企业内的相对价值为员工付酬,岗位的相对价值高,其薪资等级也高,反之亦然。岗位薪酬模式传递了岗位价值贡献大小决定薪酬高低的价值取向,同时它还具有操作简易性的优点。
尽管如此,基于岗位的薪酬模式也有着明显的问题:由于岗位薪酬模式下薪酬高低与岗位等级高低有很强的正比关系,在这种薪酬模式下,员工薪酬的增长主要需要依靠岗位的晋升。
因此,其导向的行为是:员工需要遵从等级秩序,只有千方百计获得晋升机会,注重人际网络关系的建设,为获得岗位晋升采取政治性行为;同时在一些企业由于技术岗位难以获得较高的岗位等级,如果从事单一的技术工作,尽管其技术水平越来越出色,但其收入水平很难有较大的提高,也就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打击了他们从事技术工作的信心,导致很多优秀的技术人员因为“走仕途”而形成“内部流失”。
第二,以能力为基准的薪酬模式实际突破了岗位薪酬模式的局限性,它强调依据员工具有的工作能力来确定员工的报酬。由于能力薪酬抛弃了岗位晋升与薪酬高低的关系,在价值取向上主要倡导提升个人能力,即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只要你的能力达到了企业预先设定的要求你就能够拿到相应的工资,所以非常有利于改变企业员工走仕途的价值观念,可以让一些技术人员安心地从事技术工作,避免技术人员的内部流失。
但是能力薪酬模式也具有一些局限性,其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它操作上有一定技术难度,它要求企业必须建立一个具有操作性的员工能力评价体系,同时如果稍有操作不慎就会陷入等级薪酬模式的论资排辈,如果控制不好,企业的薪酬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事实上,岗位薪酬或能力薪酬事实上有着各自的主要适用范围,前者比较适用于核心能力属于非技术性因素的企业,而后者适用于解决非管理类人员的职业生涯的问题。在现实薪酬变革的操作中,还要考虑公司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状态,来确定企业采取何种薪酬模式,也可以将两种模式结合起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