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己经由原来的“产品竞争”“技术竞争”和“管理竞争”,发展为“人才竞争”。因此,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决定企业能否形成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人力资源管理也已成为企业管理体系中的关键模块。要做到上述要求,就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的激励措施。
一、企业薪酬激励机制概述
1、企业薪酬激励的概念界定
激励即激发、鼓励,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将有意识的外部刺激转化为被管理者的自觉行为,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薪酬是个人和组织之间的一种心理契约,这种契约通过员工对于薪酬状况的感知而影响员工的工作行为、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绩效,即产生激励作用。尽管薪酬不是激励员工的唯一手段,除了薪酬这一激励手段外,还有其他员工激励手段和方法,但薪酬却是一个非常重要、最容易被管理者运用的激励方法。企业管理者必须认识到薪酬对激励员工的重要意义,薪酬管理并不是对金钱的直接关注,而是关注如何正确使用薪酬这一金钱的激励作用。即使薪酬总额相同,但其支付的方式不同,也会取得不同的激励效果。所以,如何实现薪酬效能的最大化是一门值得探讨的管理艺术。
2、企业薪酬激励的理论基础
有关薪酬激励问题的理论研究是沿着两条不同的发展轨迹展开的。一条是在心理实验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经过科学归纳形成的管理学激励理论;另一条是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在人的理性假设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对企业的制度问题进行研究而获得的经济学激励理论,构成了现代企业理论的一部分。按照研究侧面的不同和行为的关系不同,可以把管理激励理论归纳和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1)研究动机激发因素(即需求)的内容型激励理论,最典型的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2)探讨激励心理过程以及行为指向与选择的过程型激励理论,如维克多?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3)斯金纳提出的以操作性条件反射论为基础,着眼于行为结果的强化激励理论。(4)综合型激励理论,即在概括和总结以上几种理论的基础上较全面地反映了人类在激励中的心理过程。
3、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涵义
企业薪酬激励机制是企业薪酬体系和激励相结合的产物,是激励在企业薪酬体系中的充分体现。建立合理的企业薪酬激励机制就是要在企业的薪酬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激励这一因素,使企业的薪酬尽可能发挥作用,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无论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还是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都告诉我们:企业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员工的行为动机。正因为如此,才可以通过建立现代企业薪酬体系,有效利用薪酬这个杠杆,来激励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
二、我国企业人力资本管理中薪酬激励的现状
1、利润分享制实施状况
二十世纪80年代初,我国基本完成了按劳分配在思想上和理论上,国家政策也恢复了奖励工资和计件工资制度,开始依据劳动态度、技术高低、贡献大小给职工和经营者调整工资收入,强调工资收入与劳动成果挂钩,有力地冲击了多年来“大锅饭”的分配体制。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管理方式的一大突破是1984年国务院颁布的《承包管理条例》。1987年开始试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部分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内部实行了承包制、利润分成制等多种近似于利润分享制的分配形式,但是在内部未形成规范的条文规定,也未得到法律上的明确保护。以沪市上市公司为例,大部分公司已实行了近似于利润分享制的分配形式,其高管人员2011年度的人均薪酬收入为284167.39元。
2、年薪制实施状况
1992年起,上海开始试行年薪制。少部分企业试行,少部分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的公司制试点企业内试行了多种形式的经营者年薪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体来看,年薪的构成一般分为基本薪酬(岗位薪酬)和效益薪酬(风险收入或风险金)两部分。基本薪酬与企业规模、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挂钩,效益薪酬一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挂钩。年薪的兑现形式以货币为主。统计至2011年底,我国实施了年薪制的上市公司共有445家,占同期两地上市公司总数的12.43%.其中沪市297家,深市148家。
3、企业所有权激励实施状况
我国推行所有权激励制度是从上市公司设置内部职工股开始的,这是由于上市公司产权相对清晰,并且与资本市场接轨这两个条件决定的。截止2011年底,沪市共有634家,深市共有395家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持有本公司股票,共持39476万股,加权平均持股比例为0.1315%.但是,这些股份大多为内部职工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激励。而且由于内部职工股的设立机制偏重福利性,不能对持股对象产生员工激励和约束的功能,导致了许多短期行为和腐败现象。
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由于现行法规和政策的约束少,从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批非上市公司纷纷结合自身的特点,探索经营者持股和员工持股的具体方式,以解决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经营低效和代理成本高等问题。这些企业在90年代后期的产业调整和新兴产业的起飞中,明显赢得了与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争夺人才来加速发展的先机,这在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等领域中尤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