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最新规定

发布时间:2017-11-11 编辑:晓玲

  引导语: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发布最新消息,绩效工资结果决定工资调整,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更多的绩效工资信息。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最新规定

  国务院发布2014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这是我国首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这一条例于2月26日在国务院第40次常务会议上通过,将从今年7月1日起施行。

  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公开招聘,并签订3年以上的聘用合同是条例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条规定。国务院法制办、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人也就《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进行了解读。

  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公开招聘,并签订3年以上的聘用合同是条例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条规定。国务院法制办、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人也就《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进行了解读。

  招聘

  新聘工作人员应公开招聘

  据介绍,我国现有事业单位111万个,事业编制3153万人。近年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取得较大进展,以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二是聘用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终止,各地做法不统一;三是奖惩等激励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四是人事争议处理依据不够明确。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专门的立法加以解决,因此有必要制定出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2002年国办转发原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将聘用制确定为事业单位的基本用人制度。聘用合同签订率逐步提高,目前已超过90%。

  《条例》明确,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要按照制定方案、公布信息、审查资格、考试考察、体检、公示、订立合同等程序进行。事业单位内部产生岗位人选,需要竞聘上岗的,也要按照类似的程序进行。

  岗位管理分为3种类别

  2006年原人事部发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开始试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3种类别。2011年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规定,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在审批编制内设岗,规范人事管理,搞活内部用人机制;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备案编制内设岗,赋予单位灵活的人事管理权。据此,《条例》规定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

  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受到开除处处分的,解除聘用合同。

  考核绩效结果决定工资调整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任务,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表现,重点考核工作绩效。考核应当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评价。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年度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聘期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考核结果作为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以及续订聘用合同的依据。

  工资社保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年底双薪和绩效工资避税策略

2.公司岗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

3.工厂绩效工资制度

4.销售人员绩效工资考核方案

5.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

6.电力公司绩效工资制度

7.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处理技巧探析

8.基于绩效工资设计企业年终奖

9.幼儿园教师绩效工资发放制度

10.学校绩效工资方案为何推行难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