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组织员工“边缘态”的管理策略

发布时间:2017-03-24 编辑:weiying

 非政府组织由于其非盈利性、非政府性、志愿性等特征,员工与其他的盈利组织有很大区别,很多的员工表现出“边缘态”。员工“边缘态”是非政府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直接导致了非政府组织各项活动开展的不连续性和随意性,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非政府组织活动的质量,甚至威胁到非政府组织的生存。

  一、问题分析

  由于非政府组织员工具有以上特征,特别容易出现“边缘态”。“边缘态”是指员工虽然在组织工作,但是又没有真正进入到工作状态,心理状态就像组织的“边缘人”,既不进去、又不愿意离开的一种状态。在非政府组织中,员工(尤其是志愿者)“边缘态”现象非常普遍,它具有自发性、隐蔽性、扩散性等特征,一方面可能导致组织效率下降、员工流失、形成负面公众形象等,使组织遭受巨大损失,另一方面可能导致员工心理失调。

  1、非政府组织员工“边缘态”表现形式

  笔者主要从员工的心理退出和行动退出两方面来判断员工“边缘态”的程度,主要归纳为五类。一是身心高度一致的内部人。这类员工对组织有较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行动上也与组织保持高度的一致,该类员工出现“边缘态”的可能性较小;二是心理高度退出而行动上仍严格要求自己的自律人。这类员工对组织几乎没有归属感和忠诚度,这类员工“边缘态”非常严重,他们参加非政府组织可能是没有别的选择,只要有好的机会,就会离开;三是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忠诚度高而行动上与组织不一致的观望人。这类员工对组织有较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志愿精神高,按一定道德原则做事,他们认为自己应该对组织忠诚并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在行动上也希望与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但行动和工作结果可能与组织期望背离,从而表现为一定的“边缘态”。对这类员工应注重员工培训,提高能力,使其进行自我管理;四是心理上和行动上都高度退出的局外人。这类员工的“边缘态”最严重。无论组织以什么方式对待他,他们都只按自己的方式做事。组织一旦发现这类员工应立即将其辞退;五是心理上和行动上都处于中等水平的中间人。这类员工在行动上没有尽最大的努力,在心理上对组织的归属感也不高,行为趋于中庸化,对这类员工,组织应加强其志愿精神的培养。

  当然,这五类员工是特殊的,员工“边缘态”的表现有多种形式,其后果也有不同的表现。组织如果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员工的“边缘态”可能转化,如果任其自然,对组织、对员工都会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

  2、非政府组织员工“边缘态”原因分析

  笔者对甘肃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甘肃雨田农村社区发展研究与服务中心、甘肃绿色志愿者之家、兰州农民工之友等非政府组织中的20名员工进行访谈,归纳出非政府组织员工边缘态的主要原因:

  ①组织整体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不明确。由于大多数非政府组织的业余性,表现在组织目标不明确,工作上没有科学的周密安排,工作任务的模糊性,导致员工对工作无所谓,不注重结果,从而在工作中产生“边缘态”。

  ②组织激励措施失效。许多员工在非政府组织中工作都是“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导致管理陷入一个误区,一些管理者没有激励意识、缺乏对员工需求的了解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