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要做下属的“助手”

发布时间:2017-03-09 编辑:weian

  管理的日常工作通常是很琐碎的,简单事情重复做。

  员工离职后又招聘,然后再培训,直至其上手,循环往复。

  这就难免令一些上司厌烦,他们发现培育下属实在是劳神费力。

  企业里的人才培养向来是大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麻烦”在所难免,但世间所有有价值的事情又有几个不“麻烦”呢?

  现今社会中浮之气一直存有,先别说企业管理、部属培育了,国人喜欢“简单”解决问题的偏好在养育婴儿身上就能一窥一二。

  初生婴儿由于生理或情感上的原因,大部分容易无缘由的频繁哭闹,常令监护他们的大人疲惫不堪,于是长辈们说,“不要理他,让他哭,不能惯着”。

  因此,这些不被“惯”着的婴儿便在大人们有意无意的冷漠中渐渐学会了不再哭闹。

  看着小床上自得其乐玩耍的婴儿,父母们心想,幸亏听了长辈的话,“你看宝宝多乖,自己玩”。

  疏不知,婴儿此时的不再哭闹,是因为他明白了哭闹无用,他小小的心灵已对照护他的父母失望了,他们已不再信任父母。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通常情商不高,原因很简单,他们缺爱。

  那些脾气暴的,那些性情过于刚烈的孩子,往往都是缺爱的孩子。

  在满怀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部分性情是温和的,眼神是专注的,心灵是安静的,因为他们心中有爱,他们的内心足够强大,他们有充足的安全感,他们被尊重,被重视,所以他们安静,他们专注。

  要想让孩子在满怀爱的环境中长大,父母们无疑要比那些“冷漠”的父母付出更多:

  他们要付出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要用更大的耐心去呵护。

  当然随之的回报也是相当丰厚的,却并不一定是显而易见的。

  在企业里也是同理。

  有些上司对下属的管理简单粗暴,巴不得自己不需在下属身上花费丝毫精力,下属却能“自动自发”的表现优异。

  如若不然,便推诿到人力资源部,埋怨人力资源部门的人招聘不力,没招聘到“合适”的人进来。

  其实,在企业待过一定年月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招人的确非常重要,找对了人就成功了一大半,但真正能为企业所用的人才,最后还得靠内部培养。

  而内部培养,员工的直线上司在日常工作中的言传身教十分重要。

  企业的培训体系再健全,培训制度再完善,如果没有一个以身作则的上司做榜样,正确而又及时的对下属的工作进行指导,那么下属的成长还是很有限的。

  再加上中国社会充斥着威权文化,老板们或领导们多少都有旧时的皇帝情结。

  制度、规章是用来约束下属的,不是用来约束老板和领导的,老板和领导只承担“监督”的职责,他们只需在旁边指手画脚。

  也因如此,所谓的“洗脑”曾一度在企业里被广泛运用。

  在今天的社会,面对80、90后甚至00后的员工,老的那一套所谓的“管理方法”早已没有任何作用,今天的下属们不仅听你怎么说,他们更会看你是怎么做的。

  迫于企业发展的压力,今天的老板或领导们在认真的思考人才培养的问题,他们在实践部属培育,端正管理者的价值观和心态,并运用科学的管理工具。

  关于管理人员和下属,德鲁克有这样的观点:

  “管理人员对下属有向下的责任。

  首先,他必须确保他们知道和了解自己要求他们做什么,必须帮助他们制定目标。

  然后,他必须帮助他们实现这些目标,要负责使他们获得所需的工具、人员和信息,必须向他们提供建议和意见,并在必要时教授他们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如果希望用一个词来表明他的向下关系,那么最接近的词就是‘助手’。“

  上面这段文字中,作为管理者,有几个关键点我们必须注意:

  1、上司知道要求下属做什么,帮助下属制定目标;

  2、上司帮助下属实现目标,使下属获得工具、人员和信息,

  向下属提供建议和意见,并指导下属。

  3、上司是下属的“助手”。

  首先,上司必须知道自己要求下属做什么,帮助下属制定目标。

  在实际的工作中,在有些企业,别说上司帮下属制定目标了,有些上司连自己的目标都懒得制定,完全是经验管理,走哪算哪,他们想,制定目标多麻烦啊,计划赶不上变化。

  上司自己没有目标,连自己要做什么都是一本糊涂帐,更别说要求下属做什么,以及帮下属制定目标了。

  这些上司之所以能成为上司,部分是因为行业经验丰富,“熬”到了一定的年月;再有些是依靠企业里的势力群体,当初跟对了人,今天终于坐到了某个位置,但其实不是一个职业化的称职的管理者。

  这类管理者必须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实现蜕变,否则只会成为企业的发展瓶颈。

  其次,管理者必须帮助下属实现目标,帮助下属获得工具、人员和信息,给下属建议和意见,并在必要时指导下属。

  管理者不是让下属在那自生自灭,而懒得搭理,或者简单粗暴的,希望下属能“自动”的解决问题,最好少让他们费心。

  下属是很难“自动”解决问题的,否则还要我们这些管理者做什么呢?

  正如德鲁克所说,管理者充当的角色更恰当的说是下属的“助手”。

  “管理人员将其单位有效组织起来的一项中心要求是:

  他必须明确地理解他同下属的关系,实际上是对他们完成工作和取得成就承担责任和义务,而不是‘监督’他们。

  因此,做管理者,做上司绝不是一个可以甩包袱的“轻松”活,而是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更多时间和精力的付出。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