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不断的在增加,那么他们的就业竞争也是很激烈的,下面是有关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信息,欢迎大学生们阅读了解。
一、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法人单位数达到5099个,就业人数达到164.61万人;产业活动单位6253个,就业人数160.27万人。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这是一项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但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重持续下降、高等教育收费水平超过城乡居民承受能力、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偏低、高等教育结构失衡、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一)高等教育规模变化
以下是1999年扩招以来关于全国高等院校的几组数据: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主要的表现是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一举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首先是学校的数量大幅增加。2001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合计)1225所,此后,大批高校进行了调整合并,到2006年达到1867所,较2001年增长了52%;其次是扩招明显,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268.3万人,2006年招生数546.1万人,是2001年招生数的2倍多;最后是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719.1万人,2006年在校生人数1738.8万人,是2001年的2.4倍。
(二)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及其结构变化
1.高等教育经费总量迅速增长
1994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收入为221亿元(《中国教育经费统计资料1994》),2004年达到了2130亿元(《中国统计年鉴2006》),增长了8.6倍,超过了同期国家财政支出增长3.9倍的速度。
2.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普通高等教育总经费的比重大幅度下降
以预算内教育经费为例,1994年,在普通高校221亿元的经费收入中,财政预算内拨款161亿元,占73%;2004年,预算内教育经费931万元,占2130亿元经费总收入的44%。10年降低了29个百分点。
3.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偏低,高等教育收费水平超过了城乡居民承受能力
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最常使用的衡量公共教育支出总量的一个指标,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年平均值大体在4%~6%之间。1994—2004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大体上呈平稳上升的趋势,但最高年份也没有达到3%,相对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而言是偏低的。
1994—2004年,全国各类学校学生的学费和杂费增长了8.17倍,年均增长24.8%。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长了1倍,年均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增长0.61倍,年均增长4.9%,远远低于学杂费的增速。学杂费占全部教育经费的比重由1994年的9.9%提高到了2004年的18.6%。普通高等学校学杂费占全国各类学校学杂费总额的51.5%,占全部高校教育经费的比重为30.7%,显见大学生的学杂费负担明显高于中小学学生。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均学杂费4857元(名校更高),而当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422元,消费性支出为718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936元,生活费支出为2185元。不难看出,我国居民高等教育学杂费负担相当沉重,已经超出了普通居民家庭尤其是农民家庭的承受能力,造成不同收入家庭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均等,进而可能带来今后就业机会不均等、收入水平差异悬殊等社会问题。
(三)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
1.城镇化速度加快,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增加
人口城镇化比例的提高,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必然增加。有专家调查,城镇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农村的18倍。世界各国城镇化的轨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起始阶段、中级阶段和稳定阶段。学者们界定了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并对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描述。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形态和分布发生变化。城市经济关系建立和生活方式不断普及,使教育结构体系也发生转变。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居民的家庭恩格尔系数都在下降。1994—2004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50%降至37.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58.9%降至47.2%。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必然带来对教育需求的增加。但是,目前我国所能提供的教育机会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2005年,初中升高级中学的升学率为69.7%,高中升高等教育的升学率为76.3%。由此造成了两个直接的结果:一是相当多的青少年求学无门,二是学校高收费现象日益严重。
2.高等教育结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