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11 23:34:2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简单地介绍了谈迁的志向以及他为写成《国榷》付出的努力。第二部分2-3自然段,具体写谈迁在遭受到原稿被偷的厄运后,重新奋斗最终写成《国榷》的事。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充分地体现出了谈迁的信念就是打不垮的信念,为下文揭示有关信念的道理打下了一个强有力的伏笔。最后一部分第4自然段,点明题旨,揭示信念的力量。

  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便会感到这课人文性很强,让学生谈谈这些人文性的东西并不难,但是也显得很虚幻,很容易会上成思想品德课。因此,必须凸现语文的工具性,上出浓浓的语文味,即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因素,立足语言,确保语言,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品味,感悟谈迁的坚强,进而体会到信念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弥足珍贵的。一节课的实践让我顿悟,语文教学理应注重:

  一 。关注对话,多元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堂的实质就是对话交流——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和学生的对话、自我的对话。对话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它既为领悟文本服务,也为发展学生语言服务。对话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的过程,其间闪现出无数的聪明火花和独特的个性。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一次次让学生研读文本,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人物的真情实感。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创设了年迈的母亲,贤惠的妻子,多年的挚友在谈迁书稿遗失后和谈迁对话的情境,,谈迁最好的朋友,你会对谈迁说些什么呢?谈迁的家人,目睹他憔悴的面容,会如何安慰他呢?如果你就是谈迁,心中会是怎么想怎么做呢?因为这个训练点既是文章的教学重点,可以多元化地有效帮助学生感受到谈迁在厄运面前的痛苦和打不垮的信念,又利于学生语言发展的训练。而学生的理解感悟也是多元的。在交流中有的学生是这样写的:孩子,书丢了,别太难过!身体重要啊!书丢了,但生命还在,还可以再写!有的学生是这样写的:谈迁,还是放弃了吧,你已年老体弱了,生命没有太多的时间了。有的学生这样写:不,我不能就这样放弃,我要坚强,我还可以再写!在谈迁下定决定从头撰写《国榷》时,我又一次创设情境,以反面追问:你一天里还能再走一百多里路吗?你还有多少个二十年,你在有生之年能完成得了吗?你已不像二十年前那样年轻力壮,你还是放弃吧。”引领学生感受谈迁不向厄运屈服的坚定信念。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第三小节要让学生抓住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进行理解,比如“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让学生自读体会,学生会联系词语“一袭破衫”和“终日”来感受谈迁的精神。紧接着我设置了一组想象练习来加深学生对“信念”的理解:(1)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2)那是一个漫天飞雪的清晨,……(3)那是一个赤日炎炎的中午……在想象练习的基础上再看一组动画,让学生对谈迁所付出的艰辛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然后再追问:谈迁为了矢志不渝的信念,在努力,在抗争,他要与什么抗争呢?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由读到悟,到想象人物情景,逐步丰满了人物的形象。也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说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感悟谈迁在实践中不怕一切艰难困苦,坚定治学的优秀品质。在体验的同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朗读和语言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不是把自己放在了文本的对立面,不是一个冷静的阅读者,而是将自己和文本融为了一体,用朗读、用思考、用言语抒发着自己的情感,成为了文本主义的创造者,课堂赋予学生的是丰富的过程体验。

  二.激发情感,凸显主体。情感是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培养学生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感情,让学生与作者同喜同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让学生在体验人物内心情感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读出各自的体验,释放学生的情感,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自我需求的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在诵读中飞扬。同时,老师激情的话语风格,也为课堂诗化情感的营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架。由此可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真正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反思这一堂课,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字词的落实上还需要加强力度。如“奋笔疾书”等词语也没能很好抓住生成及时教学。

  2.提问的面不够广,没有很好顾及到后进生

  3、微笑要常挂脸上。虽然有了激情,自己感觉随着课文情感而做到了抑扬顿挫,但是可能其余时候就很严肃了。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本课的人文性很强,让学生谈谈这些人文性的东西并不难,但是也容易落入虚幻的人文精神感悟的空洞说教之中,很容易上成思品课。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凸显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立足语言,确保语言,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品位,感悟谈迁的坚强,使这一课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我主要安排了如下三部分:一、解读一组数字,体会一部奇书诞生的艰辛。二、进一段心路,见证一个灵魂的涅磐与什华。三、关注一个场景,感受一种信念的坚定与力量。

  一、解读一组数字,体会一部奇书诞生的艰辛。

  在读题、揭题之后,我就给学生出示了第一自然段的几组数字。让他们在鲜红、醒目的数字中感受《国榷》完成得不易,感悟谈迁的孜孜不倦、呕心沥血。让学生明白《国榷》就是谈迁的全部,就是谈迁的生命!

  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数字中获得了阅读感官,得到了阅读感悟。在此基础上,我不失时机地把学生引领到接近生活的感受中,让他们在形象、直观的感悟中解读文本。

  二、进一段心路,见证一个灵魂的涅磐与什华。

  大喜之后的大悲,在学生明白谈迁面对完稿的《国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的基础上,感受《国榷》被偷,领悟“厄运”,点明课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思想熏陶。

  在学习课文的重点段落第2自然段时,我用“自读自悟、读中感悟”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引领学生反复品读词句,透过文本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张扬阅读个性,升华情感的价值。

  三、关注一个场景,感受一种信念的坚定与力量。

  第3自然段是领悟人物感情精髓的重点段落,谈迁的信念是什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又指什么?在谈迁重写《国榷》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谈迁的行动中感受谈迁的“打不垮”。在反复引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根据学生的需要重组教学,设计成更加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如在理解“终日奔波”这个词语时,我创设给学生自由想像的空间,让学生多方面形象地理解词句,感受人物的情怀。清晨,凉气袭人,当人们——,中午,烈日当空,当人们——,晚上,月黑风高,当人们——,从清晨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这就是“终日奔波”。学生的感悟、理解是多元的,教学中,我尊重了学生思想,张样了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但放而不散,最终能把握住课堂,回到理解词句,感悟人物情怀的基点上。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06-30

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有感02-23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03-29

厄运打不垮信念读后感03-31

《我的信念》教学反思07-13

我的信念教学反思07-15

关于厄运的名言警句09-30

奇迹多在厄运中励志名言07-24

关于逆境厄运挫折的名言警句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