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反思

时间:2020-11-27 15:19:3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观潮教学反思

  《观潮》教学反思

观潮教学反思

  《观潮》是一篇写景课文,课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大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我用三节课对这篇课文进行教学,重点讲读“潮来时”的情形。上完课后,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回顾整堂课的教学,这堂课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出以下一些教学思想: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习得”,不是老师教会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愿学、乐学,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时效。整堂课中,我几乎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是通过学生自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我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上,并且在训练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学中我的教学民主意识也比较强,经常转换角色,作为学生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比如朗读课文 “潮来时”一段,我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努力读得精彩些。这样处理朗读,学生就会读的更加主动,更加投入,也更有兴趣。再比如:学习新词,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天经地义。可是教学中,我让学生领读,我来跟读,这种角色的转换,所得到的效果可能远远胜过学生跟读的被动做法。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学习效率也随之得到提高。

  二、读中感悟,感悟中读。

  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点。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教学时,我让学生围绕“哪些句子最让你心动,说说体会,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全班交流。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大家各抒已见。如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有同学说那情景像发生了海啸,有同学说像发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动,有的同学感受到大潮涌动的速度。“议”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赏”这一环节,通过看录像,我让学生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了大潮的气势。此时再读文,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大潮的雄壮所折服。这还不够,我又及时抓住学生心态,让学生走入情境,也成为观潮人群的一员,抒发自己情感。这样,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大潮的雄壮,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看到,通过充分读,学生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读中展示;通过自己领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自由评,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读中感悟,议中深入"学生不仅读懂得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河山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三、在理解文章的同时,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注意创设情境,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句子让学生用一用,这样有利于学生内化课文的语言,对小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极有益处。我在这堂课的检测反馈中设计了一个综合运用本堂课学过的部分词语、句子的练习,因为难度不高,所以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教学原则。由于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学到的词语,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水平填写词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特别高。学过的词理解了,再试着运用,有利于促进课文语言的内化。这样的练习我认为是设计的非常成功的。教学效果也很好。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觉得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还要多动脑筋,想办法,多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为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创设情境。

  四、恰当地使用远教资源,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服务。这堂课采用了录音和录像手段。首先播放江潮来时的录音,有闷雷滚动的声音,也有山崩地裂的响声,让学生想象,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达到“入境”的效果。接着播放潮来时的录像,第一次整体观潮,对大潮先有感性认识;第二次结合有关语句相机观看录像,让学生感受观潮时的气氛,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第三次让学生边看录像边背诵,既帮助学生理解,又能促进记忆。可以说,这节课的情境教学法落到实处,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一节课中也还存在着不足,留下了一些遗憾:

  学生上课与老师配合还不是那么密切,发言还不够大胆积极,老师的热情还不够,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时时刻刻保持教学的热情,不仅要用大量的时间来准备课,更要下工夫备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积极引导,不能让学生的情绪影响自己。如果老师提出问题更精确化,课堂效率会更高一些;如果让学生学会在读思中去自发的`发现问题,老师将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愉快;如果教学环节中细微处弘扬学生个性,教师大胆放开,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将会真正落到实处。今后我会努力弥补这些不足,争取打造出使学生更喜欢的课堂来。

  《观潮》教学反思

  《观潮》是一篇文质优美的写景散文,主要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在文中,作者用生动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钱塘江大潮描绘得有声有色、气势非凡,读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受震撼。对于这样的美文,面对从未见过大海的山区孩子,如果能播放一段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接感受大潮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但拥有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条件,我不能满足孩子这个愿望。于是,我以“读”当道,插上想象的翅膀,带领学生达到领悟钱塘潮神奇壮观的彼岸。

  一、 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观潮》这篇课文结构清楚,层次分明,生动地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教学中,我通过范读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之后,让学生进行利于思考的默读,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同时提出自己觉得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二、 重点研读,变话为画

  课文三、四两个自然段中,作者用形象鲜明的语言,从声、形、色三方面,把潮来时的过程描绘得无比精彩。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潮来时的壮观,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把一句句生动的语言变成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再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老师激情昂扬的朗读,给脑海中的画面配上气势磅礴的声音;最后,我用富于变化的语调进行领读,让学生脑海中活跃的画面展现于眼前。这样,没有一句繁琐的分析,不借助任何辅助课件,便把孩子带入了不断变化着的、奔腾咆哮的潮水旁边。而且,我相信,每个孩子眼前的画面会各不相同,各有特色。

  三、 感情朗读,入情入境

  分步研读完全文,我让学生对着课文插图,把自己置身于钱塘江的观潮台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全文。此时的孩子,已完全忘却了自我,陶醉在了这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之中。

  以读促悟,以悟促读,我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但没就势运用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和写作的方法,及时指导孩子模仿描写一个场景,是我这堂课的一大败笔。

【观潮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学反思04-07

重阳节的传说观潮蒲公英的梦教学反思10-10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学反思9篇04-14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学反思(9篇)04-07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学反思9篇04-07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学反思通用9篇04-07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学反思精选9篇04-07

观潮公开课教学设计08-23

教学反思到底反思什么07-20